位置:首页 > 中药 > 小麦麸

小麦麸

【药材名称】小麦麸
【拼音名称】xiaomaifu
【别名】小麦麸
【科属】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甘,凉。入手阳明经。
【功能主治】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
【中成药】共有 1 种中成药使用小麦麸: 脑乐静颗粒
【用法用量】
内服:入散剂。外用:醋炒包熨或研末调敷。

【附方】
1.治产后虚汗: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以猪肉汁调服二钱。日二服。(《胡氏妇人方》)

2.治走气作痛:酽醋拌麸皮,炒热,袋盛熨之。(《生生编》)

3.治小便尿血:面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之。(《集玄方》)

4.治小儿眉疮:小麦麸炒黑,研末,酒调敷之。(《纲目》)

【临床应用】
1.治疗口腔炎

用小麦麸烧灰2份,冰片1份,混合研细搽患处,每天2~3次。治疗1OO余例,有效率约95%,一般3~5天即愈。

2.治疗糖尿病

以6/10的麦麸,4/10的面粉,再加适量的食油、鸡蛋、蔬菜拌和蒸熟代饮食,随病情的好转逐步减少麦麸含量。在整个疗程中不给其他药物及营养物质。据13例中、重型患者观察,3例血糖下降至140毫克%以下,7例降至180毫克%以下,治疗后尿糖从++++.或+++转为阴性者10例,所需时间最短4天,最长为98天,一般在1个月内转为阴性;全身情况皆显着好转,体重增加,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炎也见消失。

【原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秆直立,通常具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8~1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方圆形。穗状花序直立,长3~10厘米;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2毫米,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每小穗具3~9花,仅下部的花结实。小穗节间约1毫米;颖短,革质,第1颖较第2颖为宽,两者背面均具有锐利的脊,有时延伸成芒,具6~9纵脉,外稃膜质,微裂成3齿状,中央的齿常延伸成芒,背面5~9脉,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略短,脊上具鳞毛状的窄翼,翼缘被细毛;雄蕊3枚,花药长1.5~2毫米,丁字着生,花丝细长,子房卵形。颖果矩圆形或近卵形,长约6毫米,浅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本植物的茎叶(小麦苗)、干瘪轻浮的种子(浮小麦)、种皮(小麦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小麦麸图片
小麦麸
小麦麸
小麦麸1
小麦麸1
小麦麸2
小麦麸2
小麦麸3
小麦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