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中药材 > 其他药物类中药材

其他药物类中药材

豺肉

豺肉

【性味归经】甘、酸,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虚消积;散瘀消肿。主虚劳体弱;食积;跌打瘀肿;痔瘘
豺皮

豺皮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解毒;止痛;定惊。主疳痢;慝齿;脚气;冷痹;小儿夜啼
洋地黄叶

洋地黄叶

【性味、归经】待完善
【功效】强心。
颠茄草

颠茄草

【性味、归经】待完善。
【功效】抗胆碱作用。
瓦草

瓦草

【性味归经】苦、辛,凉。有毒。归肺、肾经。 【功效主治】镇痛;清热;利尿;化痰。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脘痛;热淋;肺热咳嗽;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八仙花

八仙花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微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1、《现代实用中药》:"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 2、《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疟疾,心热惊悸,烦躁。"
白鹅膏

白鹅膏

【性味归经】甘、凉。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润皮肤;解毒肿。主皮肤皴裂;耳聋;聤耳;噎膈反胃;药物中毒;痈肿;疥癣
白蜡树皮

白蜡树皮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无毒。" 【功能主治】治疟疾,月经不调,小儿头疮。
白檀根

白檀根

【功能主治】《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散风解毒,并治腹内瘤肿。"
饱饭花枝叶

饱饭花枝叶

【性味归经】苦,平。 【功能主治】治偏头痛。
苍耳花

苍耳花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痒。主白癞顽痒;白痢
苍耳囊虫

苍耳囊虫

【功能主治】治疔肿,痔疮。
闹羊花

闹羊花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入肝经。
【功效】镇痛、驱风,除湿。
天仙子

天仙子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入心、胃、肝经。
【功效】定痫止痛。
臭黄荆子

臭黄荆子

【功能主治】消头面风。治头痛。
枸橘刺

枸橘刺

【性味归经】辛;平。归肾经 【功能主治】止痛。主龋齿疼痛。
梅

【性味】(生梅、青梅)酸、平、无毒。 (乌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温、平、涩、无毒。 (白梅、盐梅、霜梅,即青梅用盐汁渍者,久则上霜)酸、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1、痈疸疮肿。用盐梅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3、泄痢口渴。用乌梅煎汤代茶喝。 4、赤痢腹痛。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6、小便尿血。用乌梅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好可通便。 9、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 10、蛔虫上行。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 11、主咳。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12、伤寒。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悬钩子

悬钩子

【性味】①《本草拾遗》:"酸。" ②《纲目》:"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醒酒,止渴,祛痰,解毒。治痛风,丹毒,遗精。 ①《本草拾遗》:"食之醒酒,止渴,除痰唾,去酒毒。’ ②《纲目》:"捣汁服,解射工、沙虱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痛风,外用涂丹毒。"
鼠

【性味归经】热;无毒。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虚消疳;解毒疗疮。主虚劳羸瘦;小儿疳积;烧烫伤;外伤出血;冻疮;跌打损伤
马尿泡

马尿泡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消肿。主胃痛;胆绞痛;急慢性胃肠炎;无名肿毒
紫金龙

紫金龙

【性味】辛;苦;凉;有毒。归肝;胃;肾经 【功能归经主治】镇痛;止血;降血压。主神经性头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等各种痛证;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产后出血不止;崩漏下血及高血压病
莨菪

莨菪

【性味】(子)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 2、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 4、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 5、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6、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 7、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 8、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有涎出,可吐去。 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 10、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 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
三分三

三分三

【性味】味苦;辛;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解痉镇痛;祛风除湿。主胃痛;胆;肾;肠绞痛;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东莨菪

东莨菪

【性味归经】性温,味麻。有剧毒。入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
独角莲

独角莲

【功能主治】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