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
【药材名称】睡莲【拼音名称】shuilian
【别名】睡莲菜、瑞莲、子午莲、茈碧花。
【科属】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
【产地】全国广布。
【性味】【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消暑;解酒;定惊。主中暑;醉酒烦渴;小儿惊风
【中成药】共有 2 种中成药使用睡莲: 祖卡木颗粒 祖卡木胶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采收储藏】
夏季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份】
根和叶含氨基酸及生物碱。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 Nymphaea alba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原形态】
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具线状黑毛。叶丛生,浮于水面;纸质,心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3.5-9cm,先端圆钝,基部深弯呈耳状裂片,争尖或钝圆,稍展开或几重合,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下面带红色或暗紫色,两面皆无毛,具小点;叶柄细长,约60cm。花梗细长,共浮出水落石出面,直径3-5cm;花萼基部四棱形,萼片4,革质,宽披针形,长2-305cm,宿存;花瓣8-17,白色宽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2.5cm,排成多层;雄蕊多数,短于花瓣,花药条形,黄色;柱应具5-8条辐射线,广卵形,呈匙状。浆果球形,直径2-2.5cm,包藏于宿存花萼中,松软;种子椭圆形,长2-3cm,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池沼湖泊中。
资源分布:全国广布。
【性状】
性状鉴别 花较大,直径4-5cm,白色。萼片4片,基部呈四方形;花瓣8-17;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柱4-8裂,柱头广孵形,呈茶匙状,作放射状排列。
【各家论述】
1.《岭南杂记》:消暑解醒。
2.《纲目拾遗》:治小儿急慢惊风,用七朵或十四朵,煎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睡莲图片

睡莲

睡莲1

睡莲2

睡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