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
【药材名称】两面针【毒】【拼音名称】liangmianzhen
【别名】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科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
【产地】产于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中成药】共有 66 种中成药使用两面针: 鼻咽清毒剂 祛伤消肿酊 复方草玉梅含片 妇炎净胶囊 双活止痛酊 跌打镇痛膏 金花跌打酊 七味解毒活血膏 消肿止痛酊 复方两面针漱齿液等。
【应用】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5~10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注意事项】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采收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有氯化两面针碱等生物碱。
2、药理作用:临床上多以两面针的根部入药。根性凉,果性温。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民间用于跌打扭伤药,亦作驱蛔虫药。局部应用时,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对胃痛或关节肌肉痛有缓解作用。根的水提液和酒精浸析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黄金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根的提取液用作针剂注射,对坐骨神经痛也有明显疗效。因含有麻醉成分,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作粘膜麻醉剂。有认为它含有一木脂类lignan化合物C20H18O6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做动物试验时,前者以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其镇痛作用则直达中枢。但也有认为与其所含生物碱有关。
3、毒性研究:本品有小毒,有服用后中毒死亡事件。中毒后引致腹痛、呕吐、头晕、小肠及脾脏收缩等症状。解救方法:导泻、服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两面针图片

两面针

两面针原植物

两面针药材

两面针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