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刺莓果根

刺莓果根

【药材名称】刺莓果根
【拼音名称】cimeiguogen
【别名】野玫瑰根
【科属】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
【产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功能主治】《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经血不止,刺莓果根六钱,水煎加鸡蛋同服。"
【临床应用】
防治细菌性痢疾:取野玫瑰根1.2斤,洗净切碎,加水4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观察26例,1~3天治愈11例,4~6天治愈15例,用于预防,服药3~5天,可控制菌痢的发生和流行。实验证明,野玫瑰汤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原形态】
山刺玫,又名:刺玫蔷薇、野玫瑰。

落叶灌木,高0.8~2米。根木质,粗长,暗褐色。枝暗紫色,无毛,小枝及叶柄基部有成对的皮刺,刺稍弯曲或直。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1~3.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有粒状腺点及短柔毛;叶柄有腺体;托叶宿存,长1厘米,下部2/3与叶柄合生。花单生或2~3朵;深红色,径约4厘米;萼片窄披针形,与花冠等长,全缘,果期时增大。果实球形或卵圆形,径1~1.5厘米,红色,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刺莓果根图片
刺莓果
刺莓果
刺莓果1
刺莓果1
刺莓果2
刺莓果2
山刺玫
山刺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