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臭梧桐花

臭梧桐花

【药材名称】臭梧桐花
【拼音名称】chouwutonghua
【别名】龙船花、后庭花
【科属】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
【产地】分布甚广,由河北南至浙江、福建,西至湖北、四川等地。主产江苏、安徽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微辛,平。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风;降压;止痢。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或浸酒。

【附方】
1.治风气头风:臭梧桐花阴干,浇存性为末。每服二钱,临卧酒下。(《医方集听》)

2.止痢:隔中臭梧桐花,煎汤服。(《纲目拾遗》)

3.治疝气偏坠:鲜臭梧桐花五钱。捣烂泡酒服。(《泉州本草》)

【采收储藏】
6-7月采花,晾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或3米以上。茎直立,表面灰白色,皮孔细小而多,棕褐色;幼枝带四方形,表面有褐色短柔毛。叶对生,广卵形以至椭圆形,长7~15厘米,宽5~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以至截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羽状,侧脉3~5对,幼时两面均被白色短柔毛,老时则上面光滑;具叶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长柄;花多数,有气味;萼带赤色,下部合生,中部膨大,上部5深裂,裂片卵形以至卵状长椭圆形;花冠白色或狡红色,下部合生成细管,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花丝伸出;子房为不完全的4室,花柱伸出,柱头分叉。核果,外围宿萼,果皮呈蓝色而多浆汁。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路边、山谷、山地、溪边。分布甚广,由河北南至浙江、福建,西至湖北、四川等地。主产江苏、安徽等地。

【性状】
干燥小枝类圆形,或略带方形,棕褐色,具黄色点状皮孔,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广卵形以至椭圆形,上面灰绿色,背面黄绿色,具短柔毛,叶片多巳皱缩、卷曲,或破碎;叶柄密被短柔毛。花多已枯萎,黄棕色,有长梗,雄蕊突出花冠外;已结实者,花萼宿存,枯黄色,内有果实一枚,灰褐色,三棱状卵形,有皱缩纹理,枝叶质脆易折断,小枝断面黄白色,中央具白色的髓,髓中有淡黄色分隔。有特异臭气,味苦而涩。以花枝干燥,带有绿色的叶,无杂质者为佳。
臭梧桐花图片
臭梧桐花
臭梧桐花
臭梧桐花1
臭梧桐花1
臭梧桐花2
臭梧桐花2
臭梧桐花3
臭梧桐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