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苞蔷薇根

苞蔷薇根

【药材名称】苞蔷薇根
【拼音名称】baoqiangweigen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
【科属】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
【产地】分布浙江、福建、湖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苦、涩;温。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益脾补肾,敛肺涩肠,止汗,活血调经,祛风湿,散结解毒。主腰膝酸软,水肿,脚气,遗精,盗汗,阴挺,久泻,脱肛,咳嗽气喘,胃脘痛,疝气,风湿痹痛,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瘰疬,肠痈,烫伤
【附方】
1、治疝气:苞蔷薇根二两(切成细片),橘核一两,桂圆肉五钱。水煎,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月经不多:大红袍三钱,地苏木三钱,桃仁一钱五分。煎服。(《杭州药植志》)
3、治梦遗滑精:苞蔷薇根二两(切片),黄酒二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风湿痛:苞蔷薇根四两,猪蹄半斤,或鲡鱼二条,黄酒二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5、治咳嗽气喘:苞蔷薇根一两,切片,水煎,饭前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6、治子宫脱垂:苞蔷薇根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治阑尾炎、阑尾脓肿:苞蔷薇根二两,大血藤一两,大蓟根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久泻:苞蔷薇鲜根一两,红糖一两。水煎服。
9、治脱肛:苞蔷薇鲜根二两,猪大肠一段。水炖服。
10、治盗汗:苞蔷薇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11、治下肢水肿:苞蔷薇干根一至二两。水煎或调酒服。(8、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脚气病 取苞蔷薇果3两,大蒜梗4两(或大蒜瓣2两),水两碗半,文火煎成1碗,早晚分服。5~7天为一疗程,连服1~2疗程或更长。治疗5000多例,90%以上有效。轻度病例5~7剂即愈,较重病例应服2~3疗程。水肿型者服药后尿量增多,水肿迅速消退,下肢沉重感减轻,麻木和酸软无力逐步改善,膝反射在症状改善1~2周后亦见恢复。初步看来,本药对干、湿型脚气病均有效。因药性偏热,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口干、便秘现象,停药后自能恢复。如需继续服药可用绿豆汤解之。
另外,上法也可治疗营养不良性的水肿、闭经。苞蔷薇果亦可用干根代替。
【采收储藏】
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硕苞蔷薇 常绿灌木,高2-5m。茎蔓生或平卧,茎枝有弯曲皮刺;小枝有柔毛,并混生针刺和腺毛。羽状复叶;小叶5-9,连叶柄长5-9cm;托叶大部分离生,呈篦具状深裂,边缘有腺毛;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2.5cm,宽0.6-1.4cm,先端钝或带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柔毛。花两性;单生或2-3朵集生,直径5-7cm,花梗长不到1cm,基部有大而细裂的苞片数枚;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锯齿,外面密被柔毛;萼裂片5,开展,三角卵形,密被黄褐色柔毛和腺毛,花瓣5,倒心形,白色,先端微凹;雄蕊多数。果球形,直径2-3.5cm,橙红色,密被黄褐色柔毛;萼裂片宿存。果梗短,密被柔毛。花期5-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300m的溪边、路旁和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苞蔷薇根图片
苞蔷薇根原植物
苞蔷薇根原植物
硕苞蔷薇原植物
硕苞蔷薇原植物
硕苞蔷薇原形态
硕苞蔷薇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