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
【药材名称】紫菀【拼音名称】Zi Wan
【别名】青菀,紫蒨,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
【科属】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安徽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甘,微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中成药】共有 87 种中成药使用紫菀: 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 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 益肺清化膏 止咳宁嗽胶囊 蛤蚧定喘丸 急支糖浆 橘红丸 止咳橘红丸 儿童咳液 止咳宝片等。
【应用】
咳嗽有痰。本品甘润苦泄,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对咳嗽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如风寒犯肺,咳嗽咽痒,咯痰不爽,配荆芥、桔梗、百部等,如止嗽散(《医学心悟》);若治阴虚劳嗽,痰中带血,则配阿胶、贝母等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嗽,如王海藏紫菀汤。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肺痈、胸痹及小便不通等证,盖取其开宣肺气之力。
【配伍效用】
1、紫菀配伍款冬花:紫菀辛散苦泄,化痰止咳,功擅祛痰;款冬花辛温,宣肺止咳,长于止咳。二者伍用,有泄肺祛痰之功效;若蜜炙后用,其润肺止咳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或内伤、或外感之咳嗽气喘、痰多咯吐不爽者。
2、紫菀配伍百部:紫菀辛散苦降,偏于化痰止咳而宣肺;百部甘润而平,偏于润肺止咳而宣肺。二者合用,化痰而不燥,润肺又不碍祛痰,共奏降气祛痰、润肺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无论新久虚实,或咯痰带血者。
3、紫菀配伍阿胶: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阿胶滋阴润肺、补血止血。二者伍用,有滋阴润燥、祛痰止咳、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劳肺萎、咯痰带血者以及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诸症。
4、紫菀配伍荆芥、白前、陈皮:紫菀、白前均化痰止咳,相伍为用,其功更著;荆芥祛风解表;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四药伍用,有解表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之恶寒无汗、咳嗽胸闷、痰白清稀等症。
5、紫菀配伍款冬花、细辛、杏仁: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杏仁止咳平喘;细辛温肺化饮解表。四药合用,有解表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恶寒无汗、咳痰色白因外感风寒所致者。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生用,肺虚久咳蜜炙用。
【注意事项】有实热者忌服。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将根编成辫形后晒干。
【炮制工艺】
1、紫菀片: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
2、蜜制紫菀:
(1)取紫菀片,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紫菀中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紫菀100kg,用炼蜜25kg。
(2)将蜜倒入锅内加热熔化,滤去杂质待用。将锅加热,取紫菀置锅内,随即将蜜淋入,搅拌均匀,炒至不粘手,取出置容器内待凉即得。每紫苑500g,用蜜120g。
3、炒紫菀:取紫菀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老黄色或微焦。
4、蒸紫菀:取紫菀净片,置蒸笼内,蒸约1小时(以上气后算起)取出,干燥。
5、麸制紫菀:先将锅烧热,倾入麦麸,待烟起,加入紫菀片,炒至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紫花100kg,用麦麸25k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紫菀根含紫菀酮、紫菀皂甙、表无羁萜醇、无羁萜、槲皮素。其挥发油中含毛叶醇、乙酸毛叶酯、茴香醚。此外,尚有芳香族酸、脂肪酸、烃等。从紫菀的甲醇提出液中得到两种荧光物质。一种为蓝色荧光物,另一种为紫色荧光物质。2、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作用:实验证明:紫菀水煎剂1g/kg给家兔灌胃,显著增加气管分泌量,祛痰作用持续4小时以上。紫菀浓缩水煎剂10g(生药)/kg给小鼠灌胃,有显著祛痰作用,而5g(生药)/kg剂量组祛痰作用不明显。粗提取物给大鼠灌胃,气管分泌物明显增加。紫菀水煎剂灌胃,对小鼠咳嗽有镇咳嗽作用(氨水喷雾法);紫菀乙醇提取物15g/kg给小鼠灌胃,其镇咳率为53%(二氧化硫刺激法)。但是,煎剂0.9g/kg或1.4g/kg灌服,对碘液注入猫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则无镇咳作用。
(2)抑菌作用:在试管内,紫菀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对肿瘤的作用:有报告指出,从紫菀中分离出来的表无羁萜醇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久咳:紫菀、杏仁、川贝母、款冬花各10g,沙参、麦冬各30g,枳壳、橘红各12g,黄芩、炙甘草各6g,炙桑皮、知母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250~300ml,10日为1疗程。治疗64例,完全缓解46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2例,无效4例。疗效优于医药治疗组。〔《陕西中医》1992;13(11):488〕
2、治疗百日咳:百部、紫菀各9g,白附子、白僵蚕、川芎、乳香各5g,胆南星3g,代赭石10g,水煎,日服1剂。治疗150例,初期者服3剂即可止住阵咳,中期6剂咳停,发病2个月服8~10剂方可止住阵咳。治愈后在1年内重新出现百日咳样的咳嗽时,服上方3剂可愈。〔《湖北中医杂志》1983;(5):24〕
3、治疗热性咳嗽:桔梗、紫菀、炒杏仁、浙贝母各9g,沙参、麦冬、制枇杷叶各10g,白前、炙麻黄、甘草各6g,生石膏15g,芦根20g。水煎服,日1剂。小儿用量酌减。临床可随证加减。治疗40例,结果:痊愈37例,好转2例,无效1例。平均疗程4.5天。〔《河北中医》1991;13(6):8〕
【茶疗食谱】
1、紫款茶
[材料]紫菀5g、款冬花3g、百部3g、花茶3g。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止咳祛痰。
[用途]外感咳嗽久不愈;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不息。
[来源]来源于《本草图经》。
2、紫桑茶
[材料]紫菀5g、桑白皮3g、杏仁2g、桔梗2g、天门冬3g、花茶5g。
[做法]用紫菀、桑白皮、杏仁、桔梗、天门冬的煎煮液400ml,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止嗽安胎。
[用途]孕妇咳嗽不止、胎不安。
[来源]来源于《伤寒保命集》。
3、紫菀茸汤
[材料]紫菀茸(洗)、经霜桑叶、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胶(蛤粉炒)、贝母(去心)、蒲黄(炒)、半夏(汤泡七次)各30克,犀角(镑)、甘草(炙)、人参各15克。
[做法]上药叹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功效]清肺补气,止咳化痰。
[用途]饮食过度,或高声呼叫,或食煎炸,邪热伤肺,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胸满胁痛,不得安卧者。
紫菀图片

紫菀原植物-花

紫菀原植物

紫菀药材

紫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