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
【药材名称】朱砂【毒】【拼音名称】Zhu Sha
【别名】丹砂、辰砂、赤丹、汞沙、飞朱砂、镜面砂、丹粟。
【科属】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现已可人工合成。
【产地】主产贵州、湖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贵州、湖南新晃一带是国内著名的辰砂矿区。
【性味】【性味、归经】甘,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中成药】共有 395 种中成药使用朱砂: 复方炉甘石外用散 紫雪 仁青常觉 庆余辟瘟丹 云香精 复方蛇胆陈皮末 牛黄消炎灵胶囊 瓜霜退热灵胶囊 牛黄清热散 三七血伤宁胶囊等。
【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所以朱砂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最适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每与黄连、莲子心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作用,亦可用治其它原因之心神不宁。若心血虚者,可与当归、生地黄等配伍,如朱砂安神丸;阴血虚者,又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心安神药配伍;惊恐或心气虚心神不宁者,将本品纳入猪心中炖服即可。
2、用于惊风,癫痫。本品重镇,有镇惊安神之功。用治高热神昏、惊厥,常与牛黄、麝香等开窍、息风药物同用,如安宫牛黄丸;治小儿急惊风,多与牛黄、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用治癫痫卒昏抽搐,每与磁石同用,如磁朱丸。
3、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品性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内服、外用均效。治疗疮疡肿毒,多与雄黄、大戟、山慈菇等配伍,如紫金锭;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多与冰片、硼砂等配伍,如冰硼散。
【配伍效用】
1、朱砂配伍胆南星、天竺黄:朱砂重镇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除烦定惊。三者合用,有清热化痰、安神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内扰之惊痫抽搐等症。
2、朱砂配伍琥珀:二者均有镇惊安神之功。但朱砂清心火而安神;琥珀镇心平肝而安神,兼活血祛淤。二药相伍为用,其镇静、镇惊、安神之效更著,用于治疗心神不宁、难眠易醒、寐而不安、乱梦纷纭等症。
3、朱砂配伍黄连、生地:朱砂重镇安神,清心泻火;黄连苦寒、清心泻火,助朱砂清心安神;生地滋阴养血。三者合用,有镇心安神、泻火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惊悸怔忡、舌红、脉细数者。
4、朱砂配伍牛黄、黄芩、黄连:朱砂清泻心热、重镇安神;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助牛黄清心解毒。四药伍用,有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心包、高热烦躁、失眠、神昏谵语等症。
5、朱砂配伍人参、黄芪:朱砂重镇安神;人参、黄芪补益心气。三者伍用,有补心气、安心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气不足之虚烦失眠等症。
6、朱砂配伍熟地、当归、酸枣仁:朱砂镇静安神;熟地、当归滋阴养血;酸枣仁养心安神。四药伍用,有滋阴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血少之心烦、不眠、心悸怔忡等。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入丸、散或拌染他药同煎。并作丸药之挂衣。外用:合他药研末干撒。
【注意事项】不宜久服、多服,以免引起汞中毒。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采收加工】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照水飞法研成极细粉末,晾干或40度以下干燥。
【炮制工艺】
1、净制:用磁铁吸去铁屑。
2、切制: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水飞,晾干。
3、炮制:甘草制:取原砂研碎,用甘草汤泡洗,连续洗3次(每次换新甘草水),晒干,放瓷罐内研细末,加清水磨一星期(每日换水),去掉杂质,至辰砂滑腻,去水晒干,每100kg辰砂,用甘草6kg。
【贮藏储存】置干燥处,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加工、贮藏、应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硫化汞。亦夹杂有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物质。近年亦有报告,朱砂在在人工胃液中含有汞、砷、铅、镉、钡、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安眠作用。朱砂外用对皮肤细菌和寄生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给家兔口服人造丹砂0.1~1.0g/kg后,尿中总氮量增加;但对血象则无影响。
3、毒副作用:朱砂煎剂给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1g/kg。朱砂混悬液(3%)9.5g/kg给小鼠灌胃,未见中毒及死亡,提示本品为微毒药物;实验表明:内服本品有汞的吸收蓄积,并使动物内脏出现病理改变,以肝、肾为突出,尤其是人工合成朱砂毒性大,不宜内服。临床应用本品,短期口服极少见急性中毒,若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则可致慢性中毒。本品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急性中毒一般可见呕吐血性黏液,腹痛,脓血便,肌肉震颤,严重者出现尿少、尿闭、浮肿,甚者导致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少数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者多表现为,患者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增多,口腔黏膜充血、溃疡,牙龈肿痛、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手指震颤,甚者全身肌肉震颤,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中毒救治:
(1)急性中毒救治:
①口服中毒者立即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在服毒后10~15分钟内,过迟有发生胃穿孔的可能)。内服或胃管注入10%药用炭混悬液,或牛奶、鸡蛋清。必要时可导泻或灌肠(忌用生理盐水,因其可增加其吸收)。
②应用对抗剂:每0.06g汞用磷酸钠0.324~0.65g,再加醋酸钠0.324g,溶于半杯温水中,每小时口服1次,共4~6次。
③应用解毒剂:首选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二巯基丁二酸钠。宜小量多次给药。用5%二巯基丙磺酸钠1.0~2.5ml,肌肉注射,每日4~6次,有肾脏损害者慎用。或用青霉胺,每次0.3g,日3次口服。也可用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每次20ml,日1次。
④其他处理:a.高血钾时,可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50ml,然后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00ml;b.酸中毒时,口服双氢克尿塞50mg,日3次,同时给予毒毛旋花子甙K0.25mg,加入50%葡萄糖液20ml中,静脉注射;c.如果有口腔炎,可用0.25%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与冲洗。
⑤中草药治疗:a.土茯苓、贯仲、木通各9g。水煎服;b.金银花、紫草、山慈菇各30g,乳香、没药各15g,水煎,空腹服之,取汗则愈。
(2)慢性中毒救治:在应用上述疗法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
【临床应用】
1、治疗神经性呕吐:朱砂(水飞另研)30g,法半夏15g,丁香、生甘草各6g,冰片(另研)0.6g。上药制成散剂,每次内服3g,每日2次。用于神经性呕吐属实热证者,效果良好。〔《中医杂志》1959;(9):26〕
2、治疗盗汗:朱砂粉1份,五倍子粉5份,混匀装瓶备用。成人每次2~3g,用温开水调成糊团状,每晚睡前敷脐窝内,用纱布覆盖固定,次晨取下,连敷2~3次,小儿用量酌减。所有病例均继续用抗痨药治疗。治疗结核病盗汗44例,观察45天至半年,均于敷药2~4次后盗汗消失。半年后复发14例,其中12例经再敷药,盗汗消失,2例无效。〔《新医学》1975;(4):177〕
3、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丹砂9g、琥珀9g、代赭石9g、郁金12g、明矾9g、金礞石9g、薄荷9g、菖蒲9g。共为细末,或水泛为丸。每次6~12g,每日1~2次,或酌情增减(但不宜连续常服)。治疗8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86.25%。〔《中医杂志》1959;(9):26〕
4、治疗癫痫:朱砂、煅磁石各30g,白矾240g。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服用。每次3g,饭前服。90天为1疗程,前30天日服3次,中间30天早晚各服1次,后30天日服1次。治疗30例,控制发作21例,显效5例,无效4例。〔《黑龙江中医》1991;(4):42〕
5、治疗婴幼儿腹泻:辰砂0.5g,甘草1g,滑石6g,共研细末,按每岁0.5g/次,日服3次,可同服消乳散,有脱水者,可静脉补液。治疗50例,获得良好的疗效。〔《黑龙江中医药》1986;(6):39〕
6、治疗婴儿湿疹:朱砂3g,黄连、黄柏各5g。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和为膏,每日2~3次,涂敷患处。治疗10余例,皆痊愈。〔《江苏中医杂志》1980;(1):47〕
7、治疗口腔炎:朱砂、黄丹、白矾各等份,共研细末,调匀,外涂患处。治疗50例,效果显著,多用药1~2次即愈。〔《中华口腔科杂志》1959;(2):85〕
【茶疗食谱】
1、连甘茶
[材料]黄连0.5g、甘草5g、朱砂2g、绿茶3g。
[做法]将黄连、朱砂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和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心除烦。
[用途]心烦、心热;热病呕吐。
[来源]来源:《仁斋直指方》。
[提示]朱砂有毒,不可久服、大剂量服用。且本茶清心除烦,清火不可太过。
2、朱砂炖猪心
[材料]猪心500克、朱砂4克、粗盐400克。
[做法]
(1)买原个无损猪心一个,洗去血污,用筷子轻轻插入通往猪心之血管,沦去血水;
(2)将朱砂放入猪心之血管内(可用洁净干饮筒吸入朱砂轻轻放入),精盐放入瓦炖盅内,藏入猪心,只留猪心上部之白色血管盐上,盖上盅盖,放锅中隔水炖约三小时即可供用
[功效]养心、安神、定志。
[用途]用于热扰心神所致失眠、心烦、坐卧不安。
[提示]朱砂恶磁石。同时,朱砂有毒,长久服用容易慢性中毒。
朱砂图片

朱砂

朱砂

朱砂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