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珍珠母

珍珠母

【药材名称】珍珠母
【拼音名称】Zhen Zhu Mu
【别名】珠牡丹、珠母、真珠母、明珠母、蚌壳。
【科属】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产地】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在全国的江河湖沼中均产;马氏珍珠贝主产于海南岛、广东、广西沿海。
【性味】【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
【中成药】共有 82 种中成药使用珍珠母: 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 更年安 牛黄消炎灵胶囊 泻肝安神丸 止血片 珍牡肾骨胶囊 安神补心片 八味地黄宁心口服液 百乐眠胶囊 宁心安神胶囊等。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咸寒入肝,与石决明相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常与白芍、生地黄、龙齿等同用,如甲乙归藏汤(《医醇賸义》);治疗肝阳眩晕、头痛者,又常与石决明、牡蛎、磁石等平肝药同用,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若肝阳上亢并有肝热烦躁易怒者,可与钩藤、菊花、夏枯草等清肝火药物配伍。
2、惊悸失眠,心神不宁。本品质重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功。治疗心悸失眠,心神不宁,可与朱砂、龙骨、琥珀等安神药配伍,如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若配伍天麻、钩藤、天南星等息风止痉药,可用治癫痫、惊风抽搐等。
3、目赤翳障,视物昏花。本品性寒清热,有清肝明目之效,用治肝热目赤,羞明怕光,翳障,常与石决明、菊花、车前子配伍,能清肝明目退翳;用治肝虚目暗,视物昏花,则与枸杞子、女贞子、黑芝麻等配伍,可养肝明目;若属肝虚目昏或夜盲者,可与苍术、猪肝或鸡肝同煮服用。现用珍珠层粉制成眼膏外用,治疗白内障、角膜炎及结膜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此外,本品研细末外用,能燥湿收敛,用治湿疮瘙痒,溃疡久不收口,口疮等症。用珍珠层粉内服,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一定疗效。
【配伍效用】
1、珍珠母配伍枸杞子、女贞子:珍珠母清肝明目;枸杞子、女贞子滋补肝肾而明目。三者配伍,有补肝、益肾、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之目暗不明、视物昏花等症。
2、珍珠母配伍菊花、钩藤:珍珠母平肝潜阳;菊花清泄肝火;钩藤清肝热、平肝阳。三药相伍,有清热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实证。
3、珍珠母配伍生地、白芍:珍珠母平肝潜阳;生地滋补肾阴;白芍养血柔肝。三药合用,有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10~25g;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珍珠母、石决明皆为贝类咸寒之品,均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治肝阳上亢、肝经有热之头痛、眩晕、耳鸣及肝热目疾,目昏翳障等症。然石决明清肝明目作用力强,又有滋养肝阴之功,尤适宜于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青盲等目疾,及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证;珍珠母又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效,故失眠、烦躁、心神不宁等神志疾病多用之。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去肉,洗净,干燥。
【炮制工艺】
1、珍珠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打碎。
2、煅珍珠母:取净珍珠母置适宜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取出放凉,打碎。
3、珍珠层粉:取净珍珠母用砂轮磨去外、中层,保留内层(珍珠层),浸入50×的高锰酸钾中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净,粉碎,过130目筛,水飞,烘干,再粉碎,过200目行筛后干燥即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各种珍珠母含碳酸钙,含量达80%~90%以上;亦含碳酸镁、磷酸钙、角蛋白和多种元素等。马氏珍珠贝角蛋白中含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胱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20余种氨基酸。珍珠贝所含微量元素与珍珠基本相同。珍珠层与珍珠均是母贝的外套膜和珍珠囊的表皮细胞所分泌的珍珠质所形成,二者光泽、颜色及成分基本一致。
2、药理作用:
(1)对肝脏的作用:马氏珍珠贝及折纹冠蚌等珍珠层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使肝细胞损害减轻,谷丙转氨酶的恢复加快。
(2)抗过敏作用:马氏珍珠层的盐酸或硫酸水解产物均可抑制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管的收缩作用。其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组胺对肠管的收缩,防止组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和死亡;对豚鼠离体肠管、子宫的过敏性收缩有抑制倾向。
(3)其他作用:马氏珍珠贝30%硫酸水解产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蛋氨酸、丙氨酸等),其对兔的耳壳血管及血压无作用,但能增大离体蟾蜍心跳振幅,降低离体兔肠张力,对兔有短暂的利尿作用。珍珠贝壳粉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珍珠层注射液对半乳糖生理盐水眼球后注射所致豚鼠双目晶体产生的环状混浊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本品含大量碳酸钙,口服粉剂有中和胃酸及收敛作用。珍珠层粉常用于胃酸过多和溃疡病。
【临床应用】
1、治疗癫狂川大黄、珍珠母、酸枣仁各30g,黄连、黄芩、石菖蒲、远志、胆南星、莲子、麦冬、天竺黄各10g,朱砂3g。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0例,痊愈28例,好转1例,无效1例。治疗时间最长者9天,最短者3天。〔《陕西中医》1991;12(4):176〕
2、治疗血管性头痛川芎25g,磁石(先煎)、石决明(先煎)、珍珠母(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g,白芍、牛膝各20g,菊花、白芷、柴胡、神曲各15g,甘草10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86例,结果:痊愈33例,好转47例,无效6例。〔《中医药信息》1991;8(5):35〕
【茶疗食谱】
1、珍珠母粥
[材料]珍珠母(或蚌)1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用水2000毫升煮珍珠母(或蚌)取汁,再用汁煮米做粥。食时亦可加少许盐。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除烦。
[用途]凡因温热病毒而引起的发热、口渴、面目红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可辅食此粥。
2、珍珠母白菊汤
[材料]珍珠母4钱、红枣5粒、丝瓜络、白僵蚕、白菊花、白茯苓各2钱、玫瑰花3朵。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丝瓜络、僵蚕、白菊花、白茯苓洗净沥干。所有材料(除玫瑰花)加水煎20分钟,停火前五分钟加玫瑰花即可。
[养生提示]每日两次,连续服用10日。美白祛斑,可治疗黄褐斑。
3、珍珠母茯神汤
[材料]珍珠母50克,茯神30克,石菖蒲10克,莲子心5克,竹叶芯5扎,活龟1只(约200克),红枣8枚。
[做法]
(1)用沸水烫死乌龟,去肠杂,斩块,龟肉、龟板留用。其他用料洗净。
(2)全部用料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镇惊安神,清心豁痰。
珍珠母图片
珍珠母粉
珍珠母粉
珍珠母
珍珠母
珍珠母
珍珠母
珍珠母
珍珠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