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药材名称】泽泻【拼音名称】Ze Xie
【别名】水泻、水泽、建泽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禹孙。
【科属】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根。
【产地】泽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地。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最好是福建,广东,广西,四川。
【性味】【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中成药】共有 334 种中成药使用泽泻: 杜仲补天素 更年安 追风壮骨膏 泻肝安神丸 利脑心胶囊 克泻胶囊 泻痢消胶囊 醒脑再造胶囊 痛风定胶囊 春血安胶囊等。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淡渗,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同用;泽泻能利小便实大便,治疗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同用;本品泻水湿,行痰饮,治疗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眩晕,常与白术同用。
2、淋证,遗精。本品性寒,能清膀胱湿热,泻肾经虚火,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用治湿热淋证,常与木通、车前子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常与熟地黄、牡丹皮同用。
【配伍效用】
1、泽泻配伍白术: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二者伍用,有健脾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饮邪上犯之头目眩晕、舌胖苔滑者。
2、泽泻配伍丹皮:泽泻泻肾中之热;丹皮凉血而清肝胆之火。二者合用,肝肾同治,共奏泻虚火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火所致之头晕目眩、骨蒸潮热等。
3、泽泻配伍木通:二者均有利水泄热之功,相伍为用,其效更著,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所致小便短赤、滞涩疼痛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肾虚精滑者忌服。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炮制工艺】
1、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麸制:取麸皮,撒入锅内,待起烟时,加入泽泻片,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泽泻片100kg,用麸皮10kg。
3、盐麸制:取泽泻片,用盐匀润湿,晒干,再加入蜜制麸皮,按麸炒制法炮制,每泽泻500kg,用盐6kg;用麦麸60kg。水适量。
4、酒制:在100度热锅中加泽泻片,翻炒数次,用酒喷匀,炒干,取出放冷即可。每泽泻100kg,用酒5kg。
5、盐泽泻:取泽泻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稍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现黄色取出,晾干。(每泽泻片100斤,用盐二斤八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植物甾醇、植物甾醇甙、多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泽泻醇A、泽泻醇B、乙酰泽泻醇A酯、乙酰泽泻醇B酯、表泽泻醇A。尚含多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大量淀粉。
2、药理作用:本品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增加尿素与氯化合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明显。有降压、降血糖作用,还有抗脂肪肝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高脂血症:泽泻浸膏片,每片相当于生药3g,每次3片,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110例,胆固醇增高者,治疗后平均含量由258.4mg%下降至235.2mg%,其中下降10%以上者接近半数;甘油三酯高者,平均含量由337.1mg%下降至258mg%,其中下降10%以上者占65%。〔《中华医学杂志》1976;(11):693〕
2、治疗高血压病:泽泻50~100g,配伍益母草、车前子、夏枯草、草决明、钩藤、丹皮等,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9剂为1疗程。治疗104例,其中第一期患者41例,显效32例,有效9例;第二期患者44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第三期患者19例,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9):527〕
3、治疗糖尿病:泽泻、花粉、黄连、党参,按比例配伍(2:2:1:1),共研细粉,每次3g,每日3次,开水送服,或淀粉纸包服。治疗65例,近期有效率95%。对轻、中型患者疗效较佳。〔《山东中医杂志》1983;(5):15〕
4、治疗遗精:泽泻10~12g,水煎服,早晚各服1煎,治疗相火妄动型遗精14例,均获速效而愈。〔《中医杂志》1983;(7):53〕
5、治疗中耳积液:泽泻15~30g,茯苓15~30g,石菖蒲10~15g为基本方,随证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75例(81只耳),痊愈60只,显效6只,有效7只,无效8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32〕
【茶疗食谱】
1、泽泻薏苡仁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60克,泽泻30克,薏苡仁15克。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件;泽泻、薏苡仁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供用(拣去泽泻)。
[功效]健脾,利水,渗湿。
[用途]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属脾虚水湿内停者。症见肥胖或水肿,小便不利,体倦身重,头目眩晕,四肢乏力
2、泽泻粥
[材料]泽泻粉1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粳米加水500毫升,煮粥。待米开花后,调入泽泻粉,改用文火稍煮数沸即可。每日2次,温热服食,3天为一疗程。不宜久食,可间断食用。
[功效]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用途]适用于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下焦湿热带下、小便淋涩等。
3、泽泻桑茶
[材料]泽泻5g、桑白皮3g、槟榔3g、茯苓3g、生姜3g、花茶5g。
[做法]用400ml水煎煮泽泻、桑白皮、槟榔、茯苓、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运水消肿。
[用途]妊娠遍身水肿、上气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
[来源]来源于《妇人良方》。
4、泽茵茶
[材料]泽泻5g、茵陈3g、滑石3g、绿茶3g。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除湿。
[用途]湿热黄疸、面目周身皆黄。
[来源]来源于《千金方》。
5、泽瓜茶
[材料]泽泻5g、木瓜3g、猪苓3g、木通3g、萆薢3g、花茶5g。
[做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散寒除湿。
[用途]寒湿脚气;水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泽泻图片

泽泻

泽泻原植物

泽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