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芫花

芫花

【药材名称】芫花【毒】
【拼音名称】Yuan Hua
【别名】芫、去水、赤芫、败花、毒鱼、杜芫、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闹鱼花、棉花条、大米花、芫条花、地棉花、九龙花、芫花条、癞头花、南芫花、毒老鼠花、紫金花。
【科属】为瑞香科落叶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
【产地】分布于华东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中成药】共有 15 种中成药使用芫花: 芫花萜膜 消络痛片 十枣丸 囊虫丸[剧] 杜记独角膏 舟车丸 祛痰止咳冲剂 消络痛胶囊 万灵筋骨膏 速效牙痛宁酊等。
【应用】
1、胸胁停饮,水肿。臌胀。本品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相似而力较弱,且以泻胸胁水饮、祛痰止咳见长。适用于胸胁停饮所致喘咳、胸痛、心下痞硬及水肿、臌胀等证。常与甘遂、京大戟同用。
2、咳嗽痰喘。本品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喘证。可单用或与大枣同服。
3、头疮、白秃、痈肿。本品外用可治疗痈肿疮疡。治头疮、白秃等。可研末单用或配伍雄黄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散剂每次服0.6g。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事项】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反甘草。
【采收加工】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工艺】
1、芫花:拣净杂质,筛去泥土。
2、醋芫花:取净芫花,加醋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呈微黄色,取出,晾干。(每芫花100斤,用醋25斤)。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芫花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芫花根甙、3-羟基芫花素、芫花酯丁、芫花酯甙。尚含谷甾醇、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
【临床应用】
1、治疗腹水:芫花根皮粉,每日1.5~2.5g,连服4~5天。经致泻后,腹水消除;脾脏缩小;有利尿作用;患者的痢疾症状也有显著改善;同时还有驱蛔虫作用。治疗血吸虫病晚期腹水11例,疗效甚佳。(《新中医药》1956,7(5):7)
2、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芫花根皮制成药酒,涂搽患处,早晚各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治疗86例,治愈24例,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7,2:46)
3、治疗淋巴结核:芫花0.6g,用甜酒60g在晚间空腹一次送服。同时给予雷米封100mg/次,每天3次。治疗已破溃流液的淋巴结核3例,经服药5~7天内,分泌物显著减少而趋愈合。(《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3:132)
4、治疗急性乳腺炎:用芫花根刮去表皮和剔除中心木质,捣烂搓成小团塞入鼻孔,产生热辣感后再待5~10分钟取出,每日1~2次。或用芫花根皮制成50%浸液,用棉球蘸药液,每日塞鼻1~2次,两侧鼻孔交替进行。治疗200例,炎症消散者168例,无效32例。一般在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1周左右肿块消失。(《陕西中医》1982,3(6):41)
5、治疗秃疮:鲜芫花制成液体,先洗去头痂,干后用纱布蘸药液抹擦患处,也可在药液内加入猪油或凡士林软膏,每天1次,一般10次见效。治疗后20~30天头发即可再生。(《赤脚医生杂志》1978,3:45)
芫花图片

芫花
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