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禹余粮

禹余粮

【药材名称】禹余粮
【拼音名称】Yu Yu Liang
【别名】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石中黄子、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禹粮石、余粮石、石中黄、白禹粮、禹粮土。
【科属】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
【产地】主产于浙江、广东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胃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中成药】共有 1 种中成药使用禹余粮: 震灵丸
【应用】
1、久泻,久痢。本品甘涩性平,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者,常与赤石脂相须而用,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
2、崩漏,便血。本品质重味涩,能收敛止血,主下焦出血证。治崩漏,常与海螵蛸、赤石脂、龙骨等同用,如治妇人漏下方(《千金方》);若配人参、白术、棕榈炭等药,可用于气虚失摄之便血者。
3、带下。本品入下焦,能固涩止带。治肾虚带脉不固之带下清稀者,常与海螵蛸、煅牡蛎、白果等药同用。
【配伍效用】 禹余粮配伍赤石脂:二者皆入胃与大肠,均有涩肠、止泻、止血之功。但禹余粮甘涩性平,偏入气分;赤石脂甘酸性温,善走血分。二药相须为用,气血兼顾,其效更著。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之泻痢不止、滑脱不禁、甚至脱肛以及便血、崩漏带下、月经过多等证属虚寒者。
【用法用量】煎服,10~20g。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拣去杂石,洗净泥土,干燥。醋煅用。
【炮制工艺】
1、禹余粮:拣去杂石,洗净泥土,干燥即得。
2、煅禹余粮: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醋盆内淬酥,捞出,晒干。(每禹余粮100斤,用醋30斤)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含水三氧化二铁),且含铝、镁、钾、钠、磷酸等杂质。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表明:禹余粮生品主含针铁矿、方解石及赤铁矿,并含少量伊利石、高岭石及石英;煅制品主含赤铁矿及方解石,并含少量伊利石、高岭石及石英;醋制品主含赤铁矿,并含中等量方解石、石英及少量伊利石、高岭石。用差热分析法结果表明:其生品主含针铁矿、方解石及赤铁矿,并含少量石英,煅制品及醋制品均含赤铁石及方解石。
2、药理作用:禹余粮不同炮制品的水煎液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其生品水煎液具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出血时间的作用;但经煅制、醋制后则不明显。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结肠炎:
a.焦山楂500g,禹余粮、炒补骨脂各60g,共研细末,加适量红糖口服,每次10g,日服3次,另配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治愈1例患病14年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浙江中医杂志》1985;20(2):156〕
b.黄芪、白芷、生牡蛎、赤石脂、禹余粮各20g,黄柏、炮姜、赤芍各10g,丹参15g,附子6~10g,炒地榆12g。水煎成400ml,早晚各用200ml,保留灌肠半小时以上。每20天为1疗程。治疗22例,结果:痊愈13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辽宁中医杂志》1990;14(12):27〕
禹余粮图片
禹余粮
禹余粮
禹余粮
禹余粮
禹余粮
禹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