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玄参

玄参

【药材名称】玄参
【拼音名称】Xuan Shen
【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咸,逐马,馥草,黑参,野脂麻
【科属】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产地】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中成药】共有 362 种中成药使用玄参: 紫雪 更年安 生乳灵 追风壮骨膏 拔毒膏 通脉宝膏 金果饮 炎热清胶囊 瓜霜退热灵胶囊 醒脑再造胶囊等。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本品咸寒入血分而能清热凉血。温病热入营血,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者,常合鲜生地、连翘等同用;治温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可配伍麦冬、竹叶卷心、连翘心等同用;若治温热病,气血两燔,发斑发疹,可配伍石膏、知母等药同用。
2、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本品甘寒质润,功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可治热病伤阴,津伤便秘,常配伍生地、麦冬同用;治肺肾阴虚,骨蒸潮热,可配伍百合、生地、知母等。
3、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治疗肝经热盛,目赤肿痛,可配伍栀子、大黄、羚羊角等药同用;若治疗瘟毒热盛,咽喉肿痛,白喉,可配伍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同用;取本品咸寒,有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之功,治疗痰火郁结型瘰疬痰核,常配伍贝母、牡蛎;治疗痈肿疮毒,常配伍银花、连翘、蒲公英;治疗脱疽,可配伍银花、当归、甘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反藜芦。
【采收加工】玄参耐寒性较强,对轻霜仍能生长的很好。地上茎枯萎时,进行收获。收之前去掉地上茎叶,然后挖出地下块根,将带有子芽的根状茎和作药用的块根分开,把块根晾晒1~2天再抖去泥土、须根,堆积起来,使之发汗3~4天,在发汗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使内外部变成黑紫色,质地柔润,闷后再晾晒,全部晒干为止。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玄参含哈巴苷、哈巴苷元、桃叶珊瑚苷、6-对甲基梓醇、浙玄参苷甲、乙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生物碱、葡萄糖、植物甾醇、天冬酰胺、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类物质。
2、药理作用:本品水浸剂、醇浸剂和煎剂均有降压作用;其醇浸膏水溶液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并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冠脉收缩;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须发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以及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炎、镇静、抗惊厥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以玄参为首味药的“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9例,皆获痊愈。(《中医杂志》1958,4:263)
2、治疗带状疱疹。野菊花、大青叶、马齿苋各30g,银花、紫草各15g,玄参、赤芍、川楝子各10g,番泻叶、生甘草各3g。水煎,头煎内服,二煎药棉蘸涂患处,内服1日2次,外涂不计次数。(《新疆中医药》1990,3:37)
3、治疗乳腺增生病。玄参、浙贝、白术各12g,柴胡10g,白芍、云苓、生牡蛎、鹿角霜各15g,薄荷、甘草各6g。随证加减。(《湖北中医杂志》1990,5:27)
【食疗食谱】
1、玄参茶
[材料]玄参10g、绿茶3g。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养生提示]传统药茶方。功能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用于热病烦渴、便秘;自汗盗汗;咽喉肿痛;痈肿;皮肤炎症。
2、利咽玄参茶
[材料]玄参5g、余甘子5g、麦冬3g、冰糖10g。
[做法]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养生提示]清热生津,利咽,适合慢性咽炎患者服用。
3、玄青茶
[材料]玄参5g、大青叶3g、绿茶3g。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养生提示]传统药茶方。功能清热凉血,养阴解毒。用于乳蛾肿痛;感冒发热,腮腺炎。
4、玄麦甘桔茶
[材料]玄参、麦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
[做法]将上述药切粗末,开水冲泡后代茶饮。
[养生提示]本方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喉痒干咳无痰、口渴咽干等。
5、银花玄参饮
[材料]金银花10克,玄参15克,桔梗5克,生甘草5克,薄荷3克。
[做法]将诸药(薄荷除外)浸泡半小时后,加水煎煮30分钟,加入薄荷,再煎煮5分钟,取药液服用,1日3次。
[养生提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肺火旺盛导致的咽痛喑哑。
玄参图片
玄参
玄参
玄参原植物
玄参原植物
玄参
玄参
玄参
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