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
【药材名称】小蓟【拼音名称】Xiao Ji
【别名】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刺角芽、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 萋萋芽(安徽北部等地方叫法)、刺牙菜(河南省北部叫法)。
【科属】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根。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味】【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中成药】共有 28 种中成药使用小蓟: 参茜固经颗粒 荷叶丸 十灰丸 十灰散 长春红药片 荡石片 百补增力丸 八宝五胆药墨 肾炎灵胶囊 山楂降压丸等。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食疗本草》以本品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2、热毒痈肿。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普济方》)。
【配伍效用】
1、小蓟配伍白茅根:小蓟清热凉血;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二者伍用,共奏清热凉血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血淋。
2、小蓟配伍大蓟:二药均有凉血止血消痈之功效,相伍为用,其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疡诸症。
3、小蓟配伍生地、蒲黄:小蓟清热凉血止血;生地养阴清热凉血;蒲黄凉血止血、活血消淤。三药伍用,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淋、月经过多,证属热邪所致者。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而无淤滞者忌服。
【采收加工】夏、秋季花期采集。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炮制工艺】
1、小蓟:拣净杂质,去根,水洗润透,切段,晒干。
2、小蓟炭:取净小蓟,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但须存性,过铁丝筛,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贮藏储存】置通风干燥处。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胆碱、皂甙等。
2、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能收缩血管,并能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实验表明:对剪去尾尖、血液不断流出的小鼠给以小蓟煎剂,能诱发血小板的聚集,显著缩短其出血时间。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小蓟煎剂对离体蛙心和离体兔心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并能使兔耳及大鼠下肢血管收缩。小蓟煎剂或酊剂给麻醉犬、猫及家兔静脉注射有明显升压作用,该作用可被可卡因和麻黄碱增强,而育亨宾能取消该作用甚至将其逆转为降压作用。升压的同时有脾容积缩小,肠蠕动抑制。肌肉注射亦有升压作用,但灌胃给药至42.5g/kg亦无明显升压作用。这些作用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儿茶酚胺类物质所致。但亦有报告指出,用小蓟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试验于麻醉狗、猫及兔,有显著和持久的降压作用。有报告指出,小蓟水煎剂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通过肾上腺素能β1-受体作用于离体兔心及离体豚鼠心房肌,该作用可被β-受体阻断药心得安(0.02ml)所拮抗;小蓟水煎剂(0.1ml)对兔主动脉条有收缩作用,该作用可被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0.1ml)所拮抗;对β2-受体的豚鼠离体气管有舒张作用,该作用可被心得安所拮抗。由于小蓟煎剂对心房肌的用量只有主动脉条及气管用量的1/10,因此认为小蓟对肾上腺能β1-受体的作用大于对β2-受体及α-受体的作用。
(3)抑菌作用: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煎剂或酊剂对家兔离体、在位及慢性瘘管的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但对猫的在位子宫、大鼠离体子宫和兔离体小肠则有抑制作用。煎剂对肠平滑有抑制作用,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对大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对小鼠有镇静作用,但无镇痛作用。小蓟浸液给小鼠灌服有止血作用。
【临床应用】
1、预防菌痢:小蓟全草,洗净晒干,制成每100ml相当于生药50g的汤剂,成人每次50ml,小儿酌减,隔日1剂,共服3次。服药的99人中无一人发病;而服用痢特灵的96人中,有5人发病。〔《新医学》1974;(7):333〕
2、治疗疮疡:鲜小蓟叶,先后经0.1%高锰酸钾溶液及0.5%食盐水冲洗数次后,压榨取汁,静置1小时,倾去上层清液,取深绿色沉淀液体20ml,和白凡士林80g调成药膏。治疗疮疡、外伤化脓及职业性盐卤外伤化脓200例,一般换药4~7次即可痊愈。未见不良反应。〔《中华外科杂志》1959;7(1):7〕
3、治疗麻风性鼻衄:小蓟全草洗净捣碎,用纱布滤出液体,放锅内煎熬蒸发其水分,冷却后加入适量防腐剂,装瓶备用。用时以棉球蘸药液塞在鼻中隔的糜烂面或溃疡面的出血点上,每天更换3~4次。治疗34例,痊愈24例。一般4~14天衄止,21~33天鼻中隔溃疡面愈合,无不良反应。〔《中华皮肤科杂志》1960;8(2):118〕
【茶疗食谱】
1、凉血五汁饮
[材料]鲜藕、鲜地黄、鲜小蓟根、鲜牛蒡根各等分,蜂蜜1匙。
[做法]绞汁,每次1杯,加蜂蜜,搅和均匀,不拘时少少饮之。
[养生提示]源于《圣惠方》。鲜藕、地黄和牛蒡根能清热生津止渴,而除牛蒡外,余药又均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吐血,口干而渴。
2、刺儿菜汁
[材料]鲜小蓟幼嫩全草(小蓟苗)150g。
[做法]切段捣汁服。亦可煮汤作菜食。
[养生提示]源于《食疗本草》、《日华诸家本草》。该品偏于清热除烦。用于夏月烦热口干,小便不利。
3、小蓟根汁
[材料]鲜小蓟根150g
[做法]捣烂绞取汁液服,或沸水冲服。
[养生提示]源于《食疗本草》、《衷中参西录》。鲜根凉血止血作用较强。用于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便血,或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小蓟图片

小蓟原植物--花

小蓟原植物

小蓟图片

小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