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药材名称】香附【拼音名称】Xiang Fu
【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猪通草茹、三棱草根、苦羌头、东香附,毛香附。
【科属】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广东、河南、四川、浙江、山东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中成药】共有 529 种中成药使用香附: 庆余辟瘟丹 舒筋定痛酒 十香暖脐膏 追风壮骨膏 加味八珍益母膏 特制狗皮膏 胃康胶囊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胃泰胶囊 大活络丸等。
【应用】
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本品主入肝经气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故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多与柴胡、川芎、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用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可配高良姜用,如良附丸(《良方集腋》);若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等同用;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所致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饮食不化等,可配川芎、苍术、栀子等同用,如越鞠丸(《丹溪心法》)。
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本品辛行苦泄,善于疏理肝气,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治月经不调、痛经,可单用,或与柴胡、川芎、当归等同用,如香附归芎汤(《沈氏尊生书》);若治乳房胀痛,多与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
3、脾胃气滞腹痛。本品味辛能行而长于止痛,除善疏肝解郁之外,还能入脾经,而有宽中、消食下气等作用,故临床上也常用于脾胃气滞证。治疗脘腹胀痛、胸膈噎塞、噫气吞酸、纳呆,可配砂仁、甘草同用,如快气汤《和剂局方》,或上方再加乌药、苏叶同用,如缩砂香附汤(《世医得效方》)。
【配伍效用】
1、香附配伍白芍:香附疏肝理气止痛;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疏肝、养阴、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
2、香附配伍当归、艾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三药共用,共奏补血、散寒、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肝郁、寒滞肝脉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小腹时痛、腰酸带下等症。
3、香附配伍高良姜:香附理气活血、调经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二者伍用,高良姜得香附,则散寒祛郁;香附得高良姜,则行气散寒。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肝胃、气滞不行之胃脘疼痛、喜温喜按者。
4、香附配伍木香: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兼能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兼能温中。二者伍用,有疏肝调中、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胃脘疼痛等症。
5、香附配伍苏梗: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苏梗理气安胎、宽中除胀、和胃止呕。二药伍用,其解郁止痛、消胀除满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娠妊呕吐、腹胀等。
6、香附配伍乌药: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行血分,功擅理气开郁;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专走气分,长于顺气散寒。二药合用,有理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下焦、气血不和之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泻下、里急后重等症。
7、香附配伍延胡索:香附走气分,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延胡索走血分,活血祛淤、行气止痛。二者伍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淤之胸胁胀闷不舒、乳房胀痛、疝气疼痛以及痛经等。
【用法用量】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注意事项】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鉴别用药】
木香与香附均有理气止痛之功,并能宽中消食,均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少诸症,二者可配伍应用。但木香药性偏燥,主入脾胃,善治脾胃气滞之食积不化,脘腹胀痛,泄痢里急后重,兼可用于治疗胁痛、黄疸、疝气疼痛以及胸痹心痛,为理气止痛之要药;香附性质平和,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调经止痛见长,主治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癥瘕疼痛等症,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采收加工】春、夏、秋三季均可采,一般在秋季采挖,洗净泥土,晒至八成干,用火燎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也可用火燎后直接晒干。
【炮制工艺】
1、生香附: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
2、制香附:将碾碎之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黄酒、米醋各20斤,砂糖6斤)
3、四制香附:取净香附用米醋、童便、黄酒、炼蜜(加开水烊化),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每生香附100斤,用米醋、黄酒、童便各12.5斤,炼蜜6斤)
4、醋香附:取净香附粒,加醋拌匀,闷一宿,置锅内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醋20斤)香附炭:取净香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葡萄糖、果糖、淀粉、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为香附子烯、香附醇、异香附醇、并含β-蒎烯、莰烯、1,8-桉叶素、柠檬烯、芹子三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香附酮、香附醇酮、莎草薁酮、环氧莎草薁酮、考布松及异考布松。亦含三萜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等。
2、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实验证明:香附乙醇提取液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显示镇痛作用。用所含三萜类化合物5mg/kg给小鼠口服,其镇痛作用与乙酰水杨酸30mg/kg相当,注射给药效果更强。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可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活动迟缓,并消除大鼠的条件性回避反射。对因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有保护作用,但不能对抗小鼠的电休克和戊四氮所致惊厥。对酵母引起的大鼠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其效价约为水杨酸的6倍。
(2)对子宫的作用:5%的香附流浸膏对豚鼠、家兔、猫、犬等已孕或未孕离体子宫有抑制其收缩的作用,并弛缓其肌紧张度。该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香附挥发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3)抗菌、抗炎作用: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香附提取物亦可抑制某些真菌的生长。香附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踝肿胀和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比5~10mg/kg氢化可的松强。石油醚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约为氢化可的松的8倍。其有效成分可能为所含三萜类。
(4)其他作用:香附水-醇提取物低浓度对离体蛙心和在体蛙心、兔心、猫心等均有强心和减慢心率的作用;高浓度皮下注射,可使蛙心停跳于收缩期。总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亦均有强心作用,并能明显降低血压。香附醇提取物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对组胺喷雾所致之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
3、毒副作用:香附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5g/kg。本品毒性很小。饲料中含量不超过25%时,大鼠可以耐受。达30%~50%时,动物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临床应用】
1、治疗坐骨神经炎:香附12g,台乌药、木瓜、独活、威灵仙、当归各15g,白芍、牛膝、鸡血藤各30g,水煎,日1剂,分4次服。治疗效果良好。〔《四川中医》1990;(2):21〕
2、治疗寻常疣:香附、木贼各50g,水煎,薰洗患处。治疗50例,治愈39例(78%),好转4例(8%),总有效率86%。〔《河北中医》1985;(6):15〕
【茶疗食谱】
1、香夏茶
[材料]香附5g、半夏3g、生姜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温中理气化痰。
[用途]痰饮停结,风气上攻,胸膈不利,腹部痞满、呃逆、肠鸣。
[来源]来源:《仁存堂经验方》。
2、香附茶
[材料]香附5g、花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理气解郁,止痛调经;镇痛;抗菌。
[用途]肝胃不和所致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痛经。
[来源]传统药茶方。
4、香附佛手苏叶汤
[材料]生香附12克,紫苏叶、陈皮、柴胡各10克,佛手克,玫瑰花3克。
[做法]上药加水适量,连煎2次,去渣取药汁300毫升。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疏肝理气。
[用途]适用于暖气频作,得暖气则胃脘胀闷减轻者。
3、香附艾叶茶
[材料]制香附80克,陈艾叶15克。
[做法]二味按上述用量加水150毫升,用文人同煎,待熬至欲干时,去艾叶,取出香附烘干,研成粗末,放暖水杯中,冲入沸水,盖闷10分钟后,代茶频饮。
[功效]行气理血,祛除寒湿。
[用途]①心气痛,腹痛。②痛经。
[提示]本方出自《中医良药良方》。孕妇、气虚无滞以及阴虚血热者忌用。
5、香附陈艾炖鸡
[材料]香附、陈艾各10克,杜仲15克,子鸡1只(约500克),生姜6克,阿胶15克。
[做法]先将子鸡去毛与内脏洗净,入香附、陈艾、杜仲于砂锅内与鸡同炖,将熟时入生姜,再炖煮20分钟,每次用热汤溶化阿胶5克服食,每日3次。鸡汤中可入盐调味,鸡肉及汤视食量大小分次服完。
[养生提示]主要治疗妊娠腹痛虚寒型:妊娠期间小腹冷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香附图片

香附子

香附

香附原植物

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