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细辛

细辛

【药材名称】细辛【毒】【国家保护 3 类】
【拼音名称】Xi Xin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辽细辛、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科属】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产地】北细辛多分布于东北及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等地;华细辛多分布于陕西省、四川省、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地;汉城细辛多分布于吉林省、辽宁省。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中成药】共有 297 种中成药使用细辛: 细辛脑胶囊 细辛脑片 细辛脑氯化钠注射液 细辛脑注射液 庆余辟瘟丹 寄生追风液 附桂风湿膏 云香精 川芎茶调颗粒 追风壮骨膏等。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细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与羌活、荆芥、川芎等同用,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的病症;对于外感风寒、阴寒里盛的病症,亦可应用,须配合麻黄、附子等同用。
2、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细辛止痛力强,对于头痛、齿痛都有较显着的疗效,头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齿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对于风湿痹痛,以属于寒湿者为宜,可与羌活、川乌、草乌等配合应用。
3、用于痰多咳嗽。细辛能温肺以化痰饮,所以主要用于治疗肺寒咳嗽、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常与干姜、半夏等配伍应用。
4、用于鼻渊,常配合白芷等应用。
此外,本品还可以用于口舌生疮,可单用一味细辛,研末敷于脐部。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采收加工】夏季果熟期采挖,去双叶,保留根茎,阴干。栽培品于栽后生长3--4年采收。该品不宜日晒和水洗。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炮制工艺】
  1、细辛:将原药拣去杂质,筛去泥土,拣去双叶,切段,晾干。
  2、蜜炙细辛取炼蜜用适量水稀释后,倒入细辛根茎,拌炒至蜜汁吸尽,取出,放凉。该品宜随炒随用。每100克细辛根茎,用炼蜜25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细辛醚、黄樟醚等多种成分。另含有N—异丁基十二炭四烯胺、消旋去甲乌药碱、谷甾醇、豆甾醇。
  2、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灌胃,对由温热刺激、伤寒菌苗和四氢β-萘胺所致的家兔发热模型有解热作用,并能使动物正常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细辛挥发油0.5ml/kg给家兔灌胃,对家兔由电刺激齿髓神经所致疼痛有镇痛作用,镇痛强度与安替比林0.5g/kg相当.细辛煎剂给小鼠灌胃亦有镇痛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细辛挥发油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并能降压,而煎剂能升压;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细辛挥发油对组胺或乙酰胆碱致痉的气管平滑肌有非常显著的松弛作用,且其抗组胺作用较抗乙酰胆碱强.细辛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另外,该品有抗炎、免疫抑制、局部麻醉等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用细辛10g,加水1000m,煎煮5~10分钟,取液60ml,分3次口含,漱口,每次10~15分钟,漱后即吐不可吞咽入胃。溃疡面愈合后即可停药,用药最多不超过2周。(《中国民间疗法》2000,11:44)
2、治疗阳痿,用细辛5g,韭菜子7.5g,加开水200ml浸泡10分钟,当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治疗期间忌房事。(《时珍国药研究》1998,3:204)
3、取细心叶适量,75%的酒精浸润,揉搓成团塞入鼻中,以舒适为度,或取细辛、冰片等量研末,用纱布裹紧塞入鼻中,每日1剂,连用1~2周,对中风后遗症语言謇涩的患者有效。(《中医函授通讯》2000,6:49)
【食疗食谱】
菟丝细辛粥:
[材料]菟丝子15克,细辛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和细辛水煎去渣取汁,入米煮粥,粥熟时加白糖即可。
[养生提示]本品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食用。
细辛图片
细辛
细辛
细辛
细辛
细辛
细辛
菟丝细辛粥
菟丝细辛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