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五味子

五味子

【药材名称】五味子【国家保护 3 类】
【拼音名称】Wu Wei Zi
【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软枣子。
【科属】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产地】五味子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华中五味子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性味】【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中成药】共有 653 种中成药使用五味子: 复方五味子糖浆 复方五味子片 复方五味子片 黄芪生脉饮 益肾液 更年安 追风壮骨膏 复方活脑舒胶囊 益心舒胶囊 消糖灵胶囊等。
【应用】
1、用于久咳虚喘。五味子酸能欣敛,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适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之喘咳。治肺虚久咳者,常与罂粟壳同用,如《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治肺肾两虚喘咳者,常与山某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都气丸;治寒饮咳喘者,亦可与辛温宣散的麻黄、细羊、干姜等同用。
2、用于津伤口渴及消渴。本品酸甘,又能益气生津止渴。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如生脉散;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多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芪等益气生津药同用,如玉液汤。
3、用于自汗,盗汗。本品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者,可与麻黄根,牡蛎等同用。
4、用于遗精、滑精。本品能补肾涩精。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可与桑螵蛸、金樱子、龙骨等同用。
5、用于久泻不止。本品又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者,常与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同用,如四神丸。
6、用于心悸,失眠,多梦。本品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血亏损,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多梦等。常与生地、丹参、酸枣仁等同用。此外,其他原因之失眠者亦可选用。
本品研末内服,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亦有治疗作用。
【配伍效用】
1、五味子配伍人参、麦冬:五味子敛肺、生津、敛汗;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而安神;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三者伍用,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用于治疗热伤气阴、证见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口渴多汗、口燥咽干、脉象虚弱,或久咳伤肺、气阴两伤之干咳气短、自汗者。
2、五味子配伍夜交藤:五味子宁心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二者合用,有补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血亏虚、心神失养之心悸失眠、怔忡健忘等症。
3、五味子配伍罂粟壳:五味子敛肺滋肾、止咳平喘;罂粟壳敛肺止咳。二者伍用,有敛肺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纯虚无邪之喘咳日久不愈、干咳无痰或少痰、脉虚数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1~3g。
【用法用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注意事项】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阴干或晒干。用种子繁殖的3~4年后开始结实采收。
【炮制工艺】
1、五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用时捣碎。
2、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米醋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加热蒸至黑色,取出干燥。用时捣碎。五味子每100kg,用米醋20kg。
3、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加热蒸至表面紫黑色或黑褐色,取出干燥。用时捣碎。五味子每100kg,用黄酒20kg。
4、蜜五味子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五味子中,拌匀,润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用时捣碎。五味子每100kg,用炼蜜10kg。
【贮藏储存】
置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潮。炮制品贮干燥容器内,密闭,防潮。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北五味子主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糖及树脂等。种子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
2、药理作用:
(1)对肝损伤的影响: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实验动物谷丙转氨酶升高。γ-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具抗肝损伤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五味子醇提取物5、1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作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对抗咖啡因、烟碱引起的小鼠惊厥。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10~100mg/kg腹腔注射,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小鼠自发活动,10mg/kg腹腔注射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60~120mg/kg腹腔注射明显延长小鼠巴比妥钠及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抗电休克、戊四唑等引起的惊厥。五味子素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并且有安定作用的特点。
(3)对心血管的作用:五味子有强心作用,其水浸液及稀醇浸液,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张力。煎剂离体实验对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并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5)抗菌作用:乙醇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毒副作用:五味子毒性较低。用五味子制剂5g/kg给小鼠灌胃,2日内未见死亡。五味子脂肪油10~15g/kg给小鼠灌胃,15~60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减少,1~2日后死亡。小鼠口服其种子挥发油0.28g/kg后,呈抑制状态;呼吸困难,共济失调,1~3小时内全部死亡。用五味子乙醇提取物0.6g/kg或1.2g/kg给小鼠口服,连续10天,小鼠虽出现活动减少、竖毛、萎靡不振等轻度中毒现象,但体重仍增加,对血象和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五味子乙素2g/kg给小鼠灌胃1次,10只小鼠无一死亡;200m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30日,对鼠生长、血红蛋白量和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均未见明显影响。乙素10mg/kg给犬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其体重、血象、肝功、肾功及肝组织活检,均与给药前无明显差别。临床应用本品,健康人口服五味子醚提取物,相当于生药12.96~18.53g,对血压、呼吸及心率无明显影响,有打呃、困倦、肠鸣等自觉症状。肝炎病人服五味子粉或蜜丸等,无明显副作用。有报告指出,个别病人服用本品后有食欲减退、反酸胃痛或胃部烧灼感。亦曾有五味子粉引起过敏反应1例的报告。
【临床应用】
1、治疗重度哮喘:五味子30~50g,地龙9~12g,鱼腥草30~80g。先用水浸泡2~4小时,用文火煎15~20分钟,水煎两次,余药液约250ml,于下午4时、8时各服一半。治疗重度哮喘50例,经7个月至两年观察,痊愈1例,临床控制47例,有效2例。〔《中医杂志》1988;29(9):47〕
2、治疗盗汗、自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0g,共研细末,过筛,加入70%酒精适量,调成糊状(不可太稀),装瓶封存或临用时调配。取药糊如鸽蛋大放在5~6cm2大小之塑料薄膜或不透水蜡纸上,贴在肚脐正中,盖以纱布,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治疗盗汗、自汗50例,2~8次见效,总有效率为91%。尤宜于小儿使用。〔《中药通报》1986;11(5):58〕
3、治疗神经衰弱:五味子40g,浸入50%的酒精20ml中,每日振荡1次,10天后过滤,残渣再泡1次,两次药液合并,再加等量蒸馏水即可服用。成人每次2.5ml,日服3次,1个疗程总量不超过100ml。治疗73例,痊愈43例,好转13例,中断治疗16例,无效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3):31〕
4、治疗病毒性肝炎:
a.五味子烘干或阴干,研极细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6g,每次0.5~1丸,日服3次,小儿酌减,1个月为1疗程。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后,可酌减至半量服用。治疗传染性肝炎75例,临床治愈63例,好转8例,有效率为94.7%。其降酶效果尤为突出,75例中恢复正常者71例。〔《新医药学杂志》1973;(9):16〕
b.①五味子粉,每次3~4.5g,每日3次;②降酶丸,由五味子、丹参(5:1)组成,每次4.5~6g,每日3次;③健肝灵,系五味子仁乙醇提取物,每粒胶囊相当于2.5g生药,每次2~3粒,每日3次。共治疗病毒性急、慢性肝炎720例,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复常率为89.8%,平均复常时间为19天,迁移性慢性肝炎为30天,各剂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273例迁移性慢性肝炎中有83例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异常者,49例(59.0%)随GPT复常而TTT复常,平均复常时间为45.7±3.2天;658例GPT复常患者中,停药后105例(16.0%)GPT回升,再用五味子治疗,其中94例(89.5%)又恢复正常,GPT“反跳”率并不比其他药物高。〔《中华医学杂志》1976;56(7):433-436〕
c.五味子、白僵蚕各100g,蝉衣50g,共研末,每次10g,日服2次,30日为1疗程。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改为每晚服10g,服用2~3疗程。治疗谷丙转氨酶持续增高半年以上者20例,效果良好。〔《辽宁中医杂志》1982;(3):48〕
5、治疗消渴:五味子20g,放入250ml醋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在适量面粉中拌匀,再放入锅内微火加热焙焦,入瓶备用。口服,3~5粒/次,3~4次/日。小儿酌减。治疗12例,一般5~15天痊愈。〔《河南中医》1987;(3):21〕
6、治疗潜在型克山病:取五味子750g加水20kg,煮沸,待凉后用以浸泡切碎之鲜红松枝4000g,每日搅拌数次,1周后过滤,滤液20kg加糖精10g,分装入瓶,每次内服25~50ml,日服2~3次,连服15天。治疗45例,结果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吉林中医药》1985;(4):21〕
·成药
1、五味子糖浆:取五味子粗粉lOOg,用30%的乙醇适量作溶剂,浸渍72小时后,缓缓渗漉,至漉液相当于原药材的2倍,滤过,另取蔗糖600g,制成单糖浆,加入上述滤液中,再加入防腐剂及香精适量,混匀,加水至1000ml,即得。本品为红棕色或黄棕色粘稠液体;味甜、微酸。功能益气补肾,镇静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头晕,失眠等症。口服,每次5~lOml,每日3次。[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1990年)
2、北五味子冲剂:取北五味子2000g,加50%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后,按渗漉法渗漉,收集漉液;残渣压榨,榨出液滤过,与漉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适量蔗糖粉,干燥,粉碎,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制成10000g,分装,即得。本品为红棕色的颗粒;味甜、酸。功能益气补肾,镇静安神,用于头晕,失眠,神经衰弱。口服,每次l0g,每日2次。(《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
3、五味子片:五味子780g。先取五味子120g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按渗漉法渗漉至无色为止,残渣压榨,榨出液与渗漉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五味子粉和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每片重0.3g。除去糖衣呈红褐色,味酸。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气短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986年)
4、五味子参芪片:五味子180g,党参60g,黄芪120g,酸枣仁30g。以上四味,将黄芪粉碎,筛取细粉,混入五味子,粉碎过筛,另加入白及粉、砂糖适量,混匀;党参、酸枣仁粗粉碎,混入黄芪粗末,以50%乙醇为溶媒,按渗漉法装筒、浸渍、渗漉,制成浸膏,再与上述细粉混匀,制粒,80℃干燥,加润滑剂压成1000片,包糖衣。本品除去糖衣后呈深棕色,味略苦。功能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疲劳过度,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口服,每次3—5片,每日3次。(《甘肃省药品标准》1982年)
5、五仁醇胶囊:将五仁醇浸膏(取制五味子酊的五味子残核,干燥后粉碎,加7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再加倍量的和半倍量的90%乙醇回流2次,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即得)120g,与适量碳酸钙和淀粉混匀,干燥后,装入胶囊,共制成1000粒。本品内容物为淡黄色或棕黄色粉末;具油脂性,味苦。每粒含五味子乙素(C23H2306)不低于lOmg。功能降低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性、慢性、迁延性肝炎。口服,每次3~4粒,每日3次。(《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6、健肝灵:五味子果仁浸出物1500g,野生灵芝浸膏500g,丹参浸膏300g。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适量辅料,混匀,制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每粒重0.4g。本品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或颗粒。功能护肝抗炎,降低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性、慢性、迁延性肝炎。口服,每次2—3粒,每日3次。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继续服用1~2个月,用量可酌减。(《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
【茶疗食谱】
1、五味子汤
[材料]五味子5克,苏梗6克,党参20克,白糖100克。
[做法]五味子打碎,与党参同煮30分钟,再入苏梗煮5分钟,去渣取
汁,加入白糖,代茶随意饮用。
[养生提示]补益肺肾。
2、蜜蜂五味子
[材料]蜂蜜1000克,五味子250克,虎杖500克。
[做法]先将五味子、虎杖洗净,用沙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以中火煎开后,改为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适量水煎煮,滤出药液;另将药液与蜜汁倒入沙锅中,用微文火煎5分钟即可。每日3次,每次1勺,用开水冲服,可服30~60天。
[养生提示]柔肝解毒,扶正祛邪。
3、速溶生脉饮
[材料]人参30克,麦冬60克,五味子30克,白糖300克。
[做法]人参、麦冬、五味子以冷水泡透,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煎三次,合并煎液,再继续以小火煎煮浓缩至如膏状,停火,加入白糖,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0克,以水冲化,顿服。每日2次。可视病情加减,也可以此与米煮粥。
[养生提示]补敛津气,益阴固脱。
4、抗敏茶
[材料]防风5g、乌梅2枚、甘草3g、柴胡3g、五味子3g、绿茶5g。
[做法]用防风、乌梅、柴胡、五味子的煎煮液350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抗过敏。
[用途]过敏性病症;慢性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5、丹参五味茶
[材料]丹参5g、五味子3g、花茶3g。
[做法]用丹参、五味子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和血养心安神。
[用途]神经衰弱。
[来源]传统药茶方。
6、五味子炖蛋
[材料]鸡蛋(或鸽子蛋)2个,五味子15克。
[做法]先用水煮五味子,水开后将蛋破皮整卧入汤中,炖熟,食蛋饮汤。
[功效]止痢固涩。
[用途]适宜于久痢不止,而无明显寒热偏盛者。
五味子图片
五味子原植物
五味子原植物
五味子原植物
五味子原植物
五味子药材
五味子药材
五味子药材
五味子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