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药材名称】天麻【拼音名称】Tian Ma
【别名】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明天麻、赤箭根、山土豆、冬彭。
【科属】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陕西、贵州;东北及华北各地亦产。以四川、贵州、云南的产量较大,品质较好。销全国,并出口。
【性味】【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祛风止痛。
【中成药】共有 225 种中成药使用天麻: 天麻素注射液 复方天麻蜜环菌片 注射用天麻素 合成天麻素片 合成天麻素胶囊 天麻素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天麻素片等。
【应用】
1、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天麻入肝,功能息风止痉,且甘润不烈,作用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如用治小儿急惊风,可将本品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药配伍,即钩藤饮子;用治小儿脾虚慢惊,则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药配伍,如醒脾丸;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药配伍,如玉真散。近年用天麻提取有效成分制得香荚兰醛片,治疗疯痛大、小发作有效。
2、用于眩晕,头痛。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故为止眩晕之良药。用治肝阳上克之眩晕、头痛,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汤;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常与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近年应用密环菌片治疗高脂血症,可使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脂等明显下降,同时收缩田域舒张压亦有不同程度下降,头昏、头痛、胸闷等症状也有好转。
3、用于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天麻还有祛外风,通经络的作用。用治风中经络手足不遂、胶体麻术、痉挛抽搐等症,常与川芎同用,如天麻丸;用治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多与秦艽、羌活、桑枝等祛风湿药同用,如秦艽天麻汤。现临床用20%天麻针剂,肌肉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眶上神经痛等症,止痛颇效。
【配伍效用】
1、天麻配伍半夏、白术:天麻息肝风、平肝阳而止头眩;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二者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白术健脾燥湿,与天麻、半夏配伍,共奏祛湿化痰、息风止眩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者。
2、天麻配伍羚羊角: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羚羊角清泄肝热、息风止痉。二者共用,其清肝泄热、息风止痉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经热盛动风之痉厥抽搐等症。
3、天麻配伍人参、白术:天麻息风止痉;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者伍用,有健脾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之慢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1.5g。
【注意事项】
【采收加工】
冬栽的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收。春栽的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收。
野生天麻多在芒种前后采挖。挖时注意收大留小,小的让它继续长大。挖后去茎,洗去泥土,擦去粗皮,分大小3-4个等级,水开后在水中稍加一点明矾,然后把天麻投入水中,大者煮10~15分钟,小者煮3~4分钟,以能煮过心为准。炕时,先急火而后缓火,要经常翻动(不宜直接用手翻,以免手污染至发黑),并用干净的布擦去天麻上的水汽,若膨胀用小针刺几个小孔放气,至半干时宜用石头或木板压一夜,使体扁,再晒或炕至全干。
【炮制工艺】
1、天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黑色泛油者,大小个分开,浸泡至3~4成透时,取出,润软,或蒸软,切薄片,干燥。
2、炒天麻:先取麦麸撤入热锅内,见冒烟时,投入天麻片,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时,取出,摊凉。或用清炒法,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时,取出,摊凉。每天麻100kg,用麦麸10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块茎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亦含维生素A类物质。尚分离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β-谷甾醇、胡萝卜甙、柠檬酸、柠檬酸单甲酯、棕榈酸、蔗糖、对羟基苯甲醛、琥珀酸。天麻中还含有抗真菌蛋白及微量元素,其中以铁的含量最高,氟、锰、锌、碘次之。
2、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天麻浸膏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作用;天麻甙可减轻马桑内酯诱发的家兔癫痫发作程度。天麻注射液有镇静、安眠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素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
3、毒副作用:天麻及密环菌水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6±1.7g/kg及35±0.8g/kg。天麻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1.4~61.4g/kg。香荚兰醇与香荚兰素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891.3±31.7mg/kg和946.0±18.5m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剂0.25~1g/kg,可见软弱少动,食欲大减,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剂12g/kg,30分钟后动物疲困、反应迟钝继而出现共济失调、拒食。5小时后心率可增加至每分钟500次以上,12只兔多数在用药后48小时内死亡。天麻注射液静脉注射1g/kg,动物表现匐伏不动和拒食,心电图和脑电图均无异常。香荚兰醛副作用较小,静脉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心电图、脑电图均无特殊变化。
【临床应用】、
1、治疗眩晕:天麻18g,姜半夏9g,白术、陈皮各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40例,治愈2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四川中医》1988;6(5):32〕
2、治疗头痛:天麻80g,党参40g,三七30g,玉凡七30g,研末,每次2g,每日3次,或取其原方1/4量水煎服,每2日1剂,分2次服,也可随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头痛111例,显效61例,有效38例,无效12例。〔《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1;7(2):74〕
3、治疗耳源性眩晕症:泽泻40g,天麻15g,丹参、磁石、白术、代赭石各30g,日1剂。可随证加减。治疗期间,低盐饮食,禁油腻、辛辣刺激物。治疗100例,痊愈93例,有效7例。〔《新中医》1991;23(3):31〕
4、治疗面神经麻痹:白附子、胆南星、羌活、防风、天麻、白芷各15g,气虚加黄芪50g,风痰阻络重者加全蝎、僵蚕各15g,水煎服。治疗43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22例,无效4例。〔《陕西中医》1991;12(10):464〕
5、治疗口眼斜:法夏、白术、天麻、茯苓、化橘红、羌活、白芥子、红花、全蝎、蜈蚣各50g,甘草25g。上药烘干共研粉,每次10g,每日2次,热酒冲服,20天为1疗程。治疗17例,总有效率94%。〔《北京中医》1991;(6):31〕
·成药:
1、天麻精胶囊:本品为天麻的提取物制成的硬胶囊剂,每粒内含天麻精0.3g,其内容物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气微,味甘。功能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用于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综合症。口服,每次1~2粒,每日1次,睡前服用。(《陕西省药品标准》1984年)
2、天麻素片:天麻素适量,加辅料适量,制粒,压片,每片25mg。功能镇静,安眠。用于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江苏省药品标准》1985年)
3、天麻丸:天麻60g,羌活100g,独活50g,杜仲(盐炒)70g,牛膝60g,粉萆解60g,附子(制)10g,当归100g,地黄160g,玄参60g。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本品为黑色;气微香,味微甜,略苦麻。功能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孕妇慎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
【茶疗食谱】
1、天麻炖猪脑(又名天麻羹)
[材料]明天麻30克,鲜猪脑1具。
[做法]将天麻浸泡后切成薄片,鲜猪脑洗净,而后把天麻片和猪脑一同加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煨煮约1小时至汤稠时,捞出天麻片即可。
[养生提示]祛风止眩。适用于各种眩晕症及神经性偏正头痛等。每日1~2次,每次1小碗,温热食用,连服7天左右。
2、天麻鸡
[材料]肉鸡1只(约1500克),天麻15克,葱、姜、料酒、精盐、味精等调料。
[做法]先将天麻洗净,泡软,切成薄片,置于碗内入笼蒸熟(约10分钟),将鸡切成小块,用沸水氽一下即捞出,在锅中加油少许,放入葱、姜,炒出香味,加入适量清水、料酒、精盐、味精,倒入鸡块,翻炒片刻,用文火焖约40分钟至鸡肉熟,然后加入天麻片再炖约5分钟,用淀粉勾芡,翻炒片刻即成。服用时连同天麻片一起食用。
[养生提示]养血补虚。适用于因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神经性偏正头痛,肢体麻木,神经衰弱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症。
3、天麻砂锅鱼头
[材料]胖头鱼头1个(带一段鱼肉约500克),天麻6克,肥肉50克,净冬笋30克,熟火腿30克,水发口蘑30克,净油菜心3棵,奶汤1500克,香菜段10克,葱丝15克,葱姜油30克,精盐3克,料酒10克,味精3克,米醋10克,姜块10克,胡椒粉少许。
[做法]天麻用水刷净,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得于麻酒液20克,浸泡后的天麻片留用。将鱼头去鳃洗净,放入七成热油中稍炸,立即倒入漏勺内滤去油,肥肉、冬笋、火腿切成片。锅中放入葱姜油,烧热,投入姜稍炸,放入肥肉片煸炒,烹入料酒、米醋,再加入奶汤、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口味,烧开倒入砂锅内,把鱼头(嘴朝上)、冬笋片、火腿片和口蘑片都放入场内,汤开撇去浮沫,加入天麻酒液,盖上盖,用小火炖30分钟。再加入油菜心、天麻片,拣出姜片,约炖5分钟,端下锅,撒上葱丝和香菜段即成。
[养生提示]对肝风眩晕、神经性偏头痛、肢体麻木、高血压病及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症,均有一定辅助食疗作用。
4、天麻烧牛尾
[材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肘子、于贝调料等适量。
[做法]将母鸡、肘子下锅煮汤。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展蒸透后切片。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政入锅内加清水、葱、姜、白酒煮开,去其异味。锅内放入煮好的母鸡、肘子及汤,再放入牛尾、于贝,调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时左右,待熟后将牛尾捞出,去骨留肉,整齐地码入盘中,再将干麻片镶上,把原汁内的母鸡、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即成。
[养生提示]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适宜于头晕、头痛、风湿痛等症。
5、天麻蛋
[材料]鸭蛋2个,天麻9克,麦面适量。
[做法]将鸭蛋放盐中浸7日后,在顶端钻一小孔倒出适量鸭蛋油(并贮器皿中),再灌入已研成细末的天麻(若鸭蛋不充盈,可将倒出的鸭蛋油重新装入,至充盈为度)。然后,用麦面做饼将鸭蛋上的小孔封闭,随即将鸭蛋完全包裹,放在火灰中煨熟,每天晚上用开水送食鸭蛋2个。
[养生提示]解郁止痉。适宜于阴道痉挛患者食用,常食之能解除痉挛,使性生活和谐。
6、风天茶
[材料]防风5g、天麻0.5g、蝉壳1g、绿茶3g。
[做法]用水煎煮防风、天麻、蝉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风,止痒。
[用途]皮肤搔痒;风疮疥癣。
[来源]来源于《圣济总录》。
天麻图片

天麻炖猪脑

天麻砂锅鱼头

天麻

天麻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