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中药材 > 活血化瘀药 > 桃仁

桃仁

【药材名称】桃仁【毒】
【拼音名称】Tao Ren
【别名】毛桃仁、扁桃仁、大桃仁。
【科属】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成熟种子。
【产地】桃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山桃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野生。
【性味】【性味、归经】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中成药】共有 301 种中成药使用桃仁: 京万红 胃肠复元膏 豨蛭络达胶囊 豨莶通栓胶囊 脑心通胶囊 消栓口服液 扶正化瘀胶囊 前列欣胶囊 前列通瘀胶囊 桂枝茯苓胶囊等。
【应用】
1、瘀血阻滞病证。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治瘀血经闭、痛经,常与红花相须为用,并配当归、川芎、赤芍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炮姜、川芎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治瘀血蓄积之癥瘕痞块,常配桂枝、丹皮、赤芍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或配三棱、莪术等药;若瘀滞较重,须破血逐瘀,可配伍大黄、芒硝、桂枝等药用,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红花、大黄等药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2、肺痈、肠痈。取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痈,配清热解毒药,常用治肺痈、肠痈等证。治肺痈可配苇茎,冬瓜仁等药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配大黄、丹皮等药用,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3、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故可用于肠燥便秘证。常配伍当归、火麻仁、瓜蒌仁等,如润肠丸(《脾胃论》)。
4、咳嗽气喘。本品味苦,能降肺气,有止咳平喘之功,治咳嗽气喘,既可单用煮粥食用,又常与杏仁同用,如双仁丸(《圣济总录》)。
【配伍效用】
1、桃仁配伍大黄:桃仁苦甘性平,破血行淤、润燥滑肠;大黄味苦性寒,攻积导滞、逐淤通经、凉血解毒。二者伍用,共奏泄热解毒、破积下淤之功效,用于治疗淤热互结之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下,下焦蓄血;热结便秘以及肠痈初起之少腹疼痛等。
2、桃仁配伍火麻仁:二者均有润肠通便之功,且桃仁宣肺,相伍为用,共奏润肠通便宣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肺气不宣之肠燥便秘等。
3、桃仁配伍桑白皮:桃仁宣肺止咳;桑白皮泻肺止咳平喘。二者伍用,有泻肺平喘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之咳喘、痰黄者。
4、桃仁配伍苏木:二者均可活血祛淤,相须为用,其功更显著,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淤血、血滞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等。
5、桃仁配伍香附:桃仁活血祛淤;香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二者伍用,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淤所致之胸胁及少腹疼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采收加工】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炮制工艺】
1、净制:取净桃仁,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放冷水中浸泡,去皮,晒干,用时捣碎。
2、炒制:取桃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3、麸制:先将麸皮撒于锅内,待麸皮冒烟时,倒入去掉种皮的桃仁,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取出,除去麸皮,放凉。每桃仁500g,用麸皮60g。
4、制霜:取去皮桃仁,研成粗粉,用吸油纸包好,置榨床内压榨去油,如此反复几次,至油几净,取出研油。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挥发油、脂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
2、药理作用:桃仁提取液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的肝脏表面微循环,并促进胆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桃仁能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3、毒副作用:桃仁水煎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22.5±7.5g/kg。桃仁水煎液,给小鼠腹腔注射3.5g/kg,可见肌肉松弛、运动失调、竖毛等现象。临床应用本品,有人认为其常规用量所含的苦杏仁甙没有毒性作用。但服用过量,体内氢氰酸过量则出现眩晕、头痛、呕吐、心悸、瞳孔扩大、惊厥,以致呼吸衰竭,迅速死亡。曾有1例成人吃桃仁数十粒而中毒致死的报告。
中毒救治:
(1)催吐、洗胃:服硫代硫酸钠2g,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亦可每15分钟口服1匙硫酸亚铁亚液。
(2)解除氰化物:首先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0.2ml,每隔2分钟吸入30秒;再用3%亚硝酸钠溶液按6~12mg/kg体重缓慢静脉注射(成人用量为10~15ml;儿童用量为1%,10~25ml,加入25~50%葡萄糖液40~60ml),如血压下降,即肌注肾上腺素;继续用50%硫代硫酸钠溶液50ml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中,静脉点滴。如症状未改善者,可用半量重复注射1次。
(3)对症处理:酌情静脉点滴高渗葡萄糖及大量维生素C;有抽搐者,可选用安定、苯巴比妥纳、水合氯醛、冬眠灵等;呼吸衰竭者应给予呼吸兴奋剂和吸氧;循环衰竭者给予强心剂和升压药等。对重症病人可给予细胞色素C。
(4)中草药治疗:a.生萝卜或生白菜1000~1500g,捣烂取汁,加红糖或白糖适量,频饮。b.甘草、大枣各120g,水煎服。c.绿豆60g,水煎加砂糖内服。d.桂枝、乌药、赤芍各9g,红花、桃仁各15g,朱砂1.5g(冲),水煎,早晚分服。
【临床应用】
1、治疗血管性头痛:桃仁、赤芍、当归各15g,红花、川芎各10g,黄芪30g。随证加减。每日1剂,文火水煎,每剂取汁400ml,分3次于饭后服。治疗62例,结果:痊愈31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湖北中医杂志》1991;(1):16〕
2、治疗三叉神经痛:桃仁10g,红花5g,赤芍、川芎、白僵蚕各12g,丹参30g,蜈蚣2条,全蝎4.5g(研吞)。水煎服,日1剂。治疗14例,结果:7例基本治愈,3例显效,4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1981;6:268〕
3、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桃仁、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柴胡、川芎、桔梗、牛膝、酒军各10g,甘草3g,枳壳12g。随证加减,并嘱患者戒烟酒、忌荤腥、慎起居、调情志。治疗50例,结果:显效38例(服药5~15剂者14例,20~30剂者16例,35剂以上者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26(5):200〕
4、治疗顽固性呃逆:桃仁、白芍各20g,丹参、红花、郁金、牛膝、旋复各15g,代赭石30g(先煎),当归10g。水煎服,日1剂。治疗25例,治愈21例,进步3例,无效1例。〔《陕西中医》1991;6:270〕
5、治疗消化性溃疡:桃仁、制香附各15g,五灵脂、三棱、炙甘草各12g,煅瓦楞30g。用上方4剂浓煎为500ml,装瓶消毒。日服2次,每次100ml,必要时可加服普鲁苯辛。30天为1疗程。治疗81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75例,显效50例,好转25例;胃溃疡3例,显效3例;混合型溃疡3例,显效2例,好转1例。〔《湖北中医杂志》1984;(2):34〕
6、治疗特发性血尿:桃仁、当归、芍药、丹皮各15g,玄明粉、大黄各5g。水煎服,日1剂。治疗22例,治愈17例,无效5例。〔《湖北中医杂志》1987;(5):42〕
7、治疗急性乳腺炎:桃仁泥20g,硫酸镁100g,穿山甲粉25g,薄荷油3g,加凡士林100g调匀成膏。用时取药膏125g在纱布上摊平为直径8Cm圆形面积,敷患处,包扎并用胶布固定,日1次,连敷1周。治疗50例,治愈率100%。〔《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10:600〕
8、治疗面部黄褐斑: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5g,赤芍、枳壳各6g,柴胡、甘草各3g。水煎服,日1剂。治疗70例,结果:痊愈41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河北中医》1991;13(5):12〕
9、治疗皮肤瘙痒症: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研细末,加入适量冰片,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糊状。使用时将其摊成3cm×3cm×1cm大小的饼块,直接贴脐上,再用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90例,其中荨麻疹38例,治愈37例,好转1例;全身瘙痒症21例,全部治愈;局限性皮肤瘙痒症5例,全部治愈;痒疹26例,治愈24例,好转2例。敷药最少1次,最多14次。〔《广西中医药》1984;(4):24〕
10、治疗鸡眼:桃仁、补骨脂按1:2的比例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治疗前用热水烫脚15~20分钟,然后刮去鸡眼表面之粗糙角质层,以刚出血为度,局部消毒,于鸡眼基底部快速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5~1ml。用75%的酒精调桃仁、补骨脂粉为糊状,敷鸡眼上,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减少活动,3天治疗1次,一般3~5次即可治愈。治疗30例,治愈29例,好转1例。〔《陕西中医》1991;12(11):511〕
11、治疗尖锐湿疣: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黄柏、板兰根、紫草、木贼、香附、苡米、牡蛎各50g。水煎趁热熏洗患处,每日2次。治疗55例,皆愈。治愈时间最短5天,最长30天,平均11天。随防2月~1年,均无复发。〔《铁道医学》1991;19(1):50〕
12、治疗骨质增生症:红花、归尾、骨碎补、生大黄、桃仁各6g,生南星、生半夏各12g,共研细末,加白酒调湿,文火炒热,先敷患处半小时,然后加酒再炒热敷患处,每次敷7~8小时,每日1次。每剂敷用1~2次,忌内服。治疗多例,效果满意。〔《新中医》1976;(3):5〕
13、治疗关节扭伤:桃仁60g,栀子180g。研成细末。视病变大小取适量药末,以70%酒精或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包扎,日换药1~2次,直至治愈。治疗32例,一般敷药2~4天肿胀与疼痛消失。〔《新医学杂志》1977;(6):8〕
14、治疗慢性骨膜炎:桃仁、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各10g,红花、乳香、没药各6g,黄芪30g。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局部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在局部外敷伤湿药膏。治疗37例,有效36例,无效1例。〔《中国骨伤》1992;(2):16〕
15、治疗慢性盆腔炎:桃仁150g,大黄300g,丹皮200g,冬瓜子100g,芒硝120g。将上药(除芒硝)共为末,分3份。使用时将1份加米醋拌匀,以润而不湿为宜。然后拌入芒硝40g,装入布袋内(布袋大小上至脐,下至耻骨,左右达附件),放锅内蒸至透热,乘热敷于小腹。药袋上加盖热水袋,每袋药用2~3天,早晚各40分钟,3份药共用6~9天,为1疗程。治疗50例,痊愈4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湖南中医杂志》1992;(1):47〕
16、治疗急性咽炎:桃仁、桂枝、怀牛膝、桔梗各12g,芒硝(后下)、射干各10g,大黄粉(冲)、胖大海、生甘草各8g。水煎服,日1剂。治疗47例,服药2剂愈者21例,3~4剂愈者24例,5剂始愈者2例。平均治愈时间2.8天。〔《广西中医药》1989;(2):21〕
【茶疗食谱】
1、桃仁粥
[材料]桃仁10g、生地10克、粳米100g、红糖50g、桂心粉2g。
[做法]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二药洗净后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药店有售)、红糖即可。粥的稀调可根据个人嗜好掌握。每次食1小碗,每天3至4次。
[养生提示]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桃仁可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生地能滋阴清热、养血活血;桂心、红糖能温通血脉而止痛;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和维生素B1等;红糖不仅能供给热量,又富含铁质。蛋白和铁质是造血的主要原料。综观全方具有祛瘀通经、活血止痛、滋养脾胃之功效。
2、桃仁冬瓜仁汤
[材料]桃仁10~15克,冬瓜仁30克,冰糖30克。
[做法]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桃仁、冬瓜子仁,水煎15分钟,加入冰糖末,调匀即成。每日l一2剂,连服7~10天。
[养生提示]本汤具有通便作用。
3、桃仁红花粥
[材料]桃仁10-15克,红花6-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先将桃仁捣烂如泥,与红花一并煎煮,去渣取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加红糖调味。每日1-2次,温热服。
[养生提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经闭,月经不调,及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用量不宜过大;平素大便稀薄者不宜用。
4、桃仁薏苡仁粥
[材料]桃仁10克(去皮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做法]加水同煮粥至极烂服用。
[功效]主要治疗急性阑尾炎瘀滞型。症见微热、右中下腹胀闷、恶心嗳气、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尿或黄,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紧
桃仁图片
桃仁
桃仁
桃仁
桃仁
手机药源网 | 医药网址 | 医药招商 | 网上药店 | 医药展会 | 医保目录 | 药品说明书 | 联系我们 | 药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