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苏木

苏木

【药材名称】苏木
【拼音名称】Su Mu
【别名】苏枋、苏方、苏方木、棕木、赤木、红柴、红苏木、落文树
【科属】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心材。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地,以广西的产品为佳。野生或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甘、咸、辛,平。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中成药】共有 51 种中成药使用苏木: 外搽白灵酊 天和追风膏 妇科万应膏 筋伤宁湿敷剂 七味解毒活血膏 三七活血丸 苏红络通酊 酸痛喷雾剂 痛肿灵(酊剂) 镇痛活络酊等。
【应用】
1、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本品味辛能散,咸入血分,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日华子本草》谓其治“扑损瘀血”。常配乳香、没药、自然铜等药用,如八厘散(《医宗金鉴》)。
2、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痛经,心腹疼痛,痈肿疮毒等。本品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为妇科瘀滞经产诸证及其他瘀滞病证的常用药。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常配川芎、当归、红花等药用,如通经丸(《类证治裁》);治心腹瘀痛,常配丹参、川芎、延胡索等;若配银花、连翘、白芷等,可治痈肿疮毒,。
【配伍效用】
苏木配伍红花:二者皆为活血化淤之品。但苏木长于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红花功擅活血化淤、消散癥瘕。二者相须为用,其活血祛淤、通络止痛之功效更显著,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肿胀疼痛以及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腹部包块因血淤而致者。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注意事项】月经过多和孕妇忌用。血虚无淤者不宜,孕妇忌服。
【药物鉴别】苏木与川芎,二者皆能活血祛瘀止痛。苏木活血而祛瘀热,川芎行血中气滞。二药还可相配应用,其活血,消瘀,止痛作用增强。
【采收加工】苏木种植后8年可采入药。把树干砍下,削去外围的白色边材,截成每段长60cm,粗者对半剖开,阴干后扎捆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炮制工艺】去上粗皮并节了细锉了,重捣,拌细条梅枝蒸,从已至申,出,阴干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木部含巴西苏木素,其遇空气后即氧化为巴西苏木红素。亦含苏木酚,可作有机试剂,检查铝离子。尚含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水芹烯及罗勒烯。还含鞣质。
2、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适量的苏木水,以不同的给药方法,对小鼠、家兔及豚鼠,均能引起催眠作用,在大剂量时尚能引起麻醉作用,甚至死亡。苏木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该作用与其催眠作用有一定联系。苏木水能对抗马钱子碱与可卡因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但不能对抗吗啡的兴奋性。
(2)对心血管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苏木水能使离体蛙心的收缩力增强,振幅显著增大,且心脏越衰弱其作用越明显。并可使由枳壳煎剂减弱的心收缩力有所恢复。还能解除水合氯醛、奎宁、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尼可丁等对离体蛙心的毒性,在心脏未完全停止跳动以前,苏木水能恢复其跳动。在蟾蜍下肢灌流时,苏木水亦能使蟾蜍的血管收缩度略有增加;以后用亚硝酸钠也不能使血管扩张。如先用亚硝酸钠,再用苏木水同样不能使血管收缩。苏木水对狗的血压和呼吸无明显影响,与肾上腺素或组胺合用,亦无显著的协同作用。
(3)抗菌作用:苏木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苏木浸煎液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副伤寒丙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百日咳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及肺炎杆菌均有比较明显的抑菌作用(试管法和平板法)。
(4)对平滑肌的作用:苏木水不能解除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苏木水对小鼠的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如与肾上腺素合用,作用更为明显。苏木水对家兔肠管无明显作用,但可加强肾上腺素对肠管的作用。
(5)抗癌作用:100%苏木水提取液(2.5μl/ml浓度)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人红髓白血病细胞(K562)、小鼠成纤维瘤细胞株(L929)及小鼠淋巴瘤细胞株(yac-1)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给荷瘤小鼠腹腔注射0.2ml/d,连续7天,平均延长生存期185%;注射0.15ml/d时,延长生存期为126.8%,注射0.1ml/d时,不能延长生存时间。苏木煎液腹腔注射,对白血病P388、L1210小鼠(DBA/2)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治疗作用,能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但灌胃给药则无明显影响。
(6)其他作用:实验表明:苏木对醋酸铅引起的家兔贫血,无增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作用;但醋酸铅和苏木合用,家兔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偶有增高现象。苏木给小鼠或大鼠皮下注射,用小剂量时(0.1ml)呈利尿作用,而剂量加大则无利尿作用。苏木煎剂在10%以上对体外肝蛭有效。试用于牛体内,抗肝蛭的疗效不确实。对蛔虫和绦虫无驱虫效力。苏木水给狗腹腔或皮下注射,可引起呕吐和腹泻。但苏木水无减轻皮肤刺激药的作用;亦无解热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足癣:苏木、钩藤、花椒各30g,枯矾6~9g。每日1剂,水煎,浸泡患足,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治疗320例,其中浸渍糜烂型186例,治愈143例,好转43例;鳞屑角化型72例,治愈60例,好转12例;水疱型62例,治愈46例,好转9例,无效7例。〔《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6〕
2、治疗骨质增生:川乌、独活、细辛、蜈蚣、僵蚕、苏木各30g,乳没各20g,灵仙、透骨草各60g,马前子15g,骨碎补40g,食盐50g,白酒适量,老葱白带须10个。初期以上药共为细末,捣老葱和白酒敷患处,干时再与酒合敷,5~7天换药1次。经初期治疗痛减后,上药去白酒,以植物油700ml熬至滴水成珠,入黄丹成膏,外敷患处,7~10天换药1次。治疗40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北京中医》1990;(5):31〕
苏木图片
苏木
苏木
苏木图
苏木图
苏木原植物
苏木原植物
苏木药材
苏木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