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石斛

石斛

【药材名称】石斛【国家保护 3 类】
【拼音名称】Shi Hu
【别名】(1)石斛:金钗石斛、吊兰花、扁金钗(广西),扁黄草、大黄草(贵州)。
(2)粉花石斛:美花石斛、小环草(广西),小黄草(贵州)。
(3)束花石斛:大黄草、水打棒、水马棒(贵州)。
(4)流苏石斛:旱马鞭、马鞭杆(贵州)。
(5)铁皮石斛:铁皮兰(广西)、黑节草(贵州、云南)
【科属】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或铁皮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中成药】共有 81 种中成药使用石斛: 通脉宝膏 胃安胶囊 枳陈消食口服液 金嗓子喉片 金嗓清音丸 坤月安颗粒 乌鸡丸 阴虚胃痛片 参龙养血膏 参茸蛾补肾助阳胶囊等。
【应用】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肾阴虚证。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配伍效用】
1、石斛配伍枸杞:二药皆可补肾阴而明目。且枸杞子尚能补肝阴。二者伍用,共奏补肝肾之阴、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之目暗、视物昏花、视力减退等症。
2、石斛配伍麦冬:二者均有益胃生津之功。相须为用,其效更著,用于治疗胃阴不足之胃脘灼痛、口渴食少之症。
【用法用量】煎服,6~12g。鲜用,15~30g。
【注意事项】
本品能敛邪,使邪不外达,所以温热病不宜早用本品;其又能助湿,如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
【采收加工】
栽后2~3年即可收割。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鲜石斛于采后除去叶、须根和泥沙。干石斛(金钗石斛、环草、黄草、马鞭石斛)的加工方法,因产地、植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将鲜石斛剪去叶、根,蒸透或煮透,浸入深水中,刷净粗皮及叶,晒干或烘干;或蒸透后晒之,揉搓直至除去粗皮、显黄金色、柔软光滑为止,再晒干。也可于烘软后,揉搓除去粗皮。有的地区将鲜石斛堆置、烘干,再堆置返潮,使其粗皮自行脱落。耳环石斛或枫斗为长3~7cm的铁皮石斛、流苏石斛、束花石斛等的茎,搓去粗皮、叶,剪去部分须根,用小火烤软,搓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
【炮制工艺】
1、鲜石斛:剪去须根及叶,洗净,切段。
2、干石斛:将原药拣去杂质,切去残根,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
【贮藏储存】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石斛含多种生物碱。金钗石斛含石斛碱、石斛胺、石斛次碱、石斛星碱、石斛因碱、6-羟基石斛星碱,尚含黏液质、淀粉。细茎石斛含石斛碱、石斛胺及N-甲基石斛碱(季铵盐)。罗河石斛含石斛宁碱。
2、药理作用:
(1)解热、消炎作用:金钗石斛的乙醇流浸膏对注射大肠杆菌引起发热的家兔无解热作用,可能与药物剂量或动物致热方法有关,但石斛碱则有一定的镇痛解热作用,且其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临床证明,金钗石斛合剂对于某些炎症,如唇疔、疔疮具有明显疗效。用组织培养筛选实验,其水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所致的细胞病变有延缓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石斛流浸膏对离体兔肠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石斛煎剂口服,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至肠道则使其蠕动亢进而通便,但用量增大则反使肠肌麻痹。当剂量适宜时,尚能抑制毛果芸香碱及阿托品对肠肌的作用。
(3)其他作用:石斛流浸膏对离体蟾蜍心脏不论浓度高低均呈抑制作用。石斛碱可引起豚鼠及家兔的中度血糖升高。大剂量时可抑制家兔心脏、降低血压、抑制呼吸,并引起离体豚鼠子宫收缩。对猫血压有类似毒蕈碱样作用及烟碱样兴奋作用。
3、毒副作用:石斛毒性很低。临床认为“甘平无毒”。中毒剂量的石斛可引起惊厥,阿密妥钠可解其毒。临床曾有应用石斛致过敏性皮炎的报告。
【临床应用】
1、治疗萎缩性胃炎:石斛、麦冬各30g,生地、玉竹、天花粉各20g,乌梅、山楂、白芍各15g,甘草5g,三七粉2g(冲服)。胃热盛者加石膏、蒲公英各15g;胃胀、气滞者加枳实、厚朴各10g;胃脘刺痛者加蒲黄、五灵脂各15g;大便干燥者加麻仁、郁李仁各15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两次早晚分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156例,痊愈87例,好转66例,无效3例。〔《陕西中医》1990;11(8):344〕
2、治疗夏季杂病:北沙参、生黄芪各15g,石斛、党参、焦山楂各12g,焦白术、陈皮、麦冬、泽泻各10g,五味子6g,炒黄连、生甘草各3g,西瓜翠衣30g。随证加减,每日1剂,煎2次,取液400ml,分2次温服。3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5日为1疗程。治疗398例,痊愈302例,好转68例,无效28例。〔《新疆中医药》1991;(1):26〕
·成药
石斛夜光丸:石斛30g,人参120g,山药45g,茯苓120g,甘草30g,肉苁蓉30g,枸杞子45g,菟丝子45g,地黄60g,熟地黄60g,五味子30g,天冬120g,麦冬60g,苦杏仁45g,防风30g,川芎30g,枳壳(炒)30g,黄连30g,牛膝45g,菊花45g,蒺藜(盐炒)30g,青葙子30g,决明子45g,水牛角浓缩粉60g,羚羊角30g。以上二十五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羚羊角锉研成细粉;其余石斛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l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每丸重9g)。本品棕黑色;味甜而苦。功能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口服,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
【茶疗食谱】
1、石斛甘蔗饮
[材料]鲜石斛20克,甘蔗汁250毫升。
[做法]将洗净、切碎的鲜石斛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渍2小时,再煎煮50分钟,滤取液汁。兑入甘蔗汁,稍沸。当茶频频饮用。
[功效]清热滋阴,养胃生津。
[用途]适用于邪热伤阴所致的口渴欲饮和大肠液亏所致的大便秘积等。
2、石斛露
[材料]川石斛500克。
[做法]将石斛洗净、切碎,加水适量浸渍2小时。然后将石斛放入经过消毒的玻璃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至3000~5000毫升为止。蒸馏时应注意经常检查蒸锅内的水,防止烧干,损坏器具;冷凝管内的水应保持一定的低温,使石斛露能够正常流出。每次服用30毫升,1日2次。
[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胃。
[用途]适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亏虚所致的咽干口渴、饮食不香、低热不退、唇舌干燥等。
3、石斛杞菊汤
[材料]石斛15克,枸杞子15克,杭菊花6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
[做法]将以上六味略洗,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浸泡2小时,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50分钟左右,取汤温服。药渣再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文火煎40分钟后取汤温服。每日1剂,早晚空腹时各服1次。
[功效]滋养肝肾,清利头目。
[用途]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眼花、视力减退等。
4、鲜石斛膏
[材料]鲜石斛2500克,麦冬1000克,炼蜜1000克。
[做法]将石斛、麦冬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浸泡12小时,再煎煮3~5小时,滤取药汁。药渣加水再煎,反复3次。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兑入蜂蜜,一边搅抖均匀,一边文火稍沸。冷后装入瓷皿或玻璃器皿内。每次15毫升,1日2次,白开水冲服。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渴。
[用途]适用于肺阴亏虚所致的久咳不止、少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
5、石斛花生
[材料]鲜石斛50克,花生米500克,大茴香3克,山萘3克,食盐6克。
[做法]鲜石斛用清水洗净,淘去泥沙,切成1厘米长的节子,花生米拣选后洗净,沥干。锅内加适量清水,放入食盐、大茴香、山萘,等盐溶化后,倒入花生、鲜石斛,置武火上烧沸,再移至文火上煮约1.5小时,捞出花生。
[功效]养阴润燥,清热生津,补虚扶蠃。
[用途]适用于肺胃阴虚,咽干津少,舌上无苔,咳嗽痰少,肠燥便秘,乳汁清稀等症。
石斛图片
石斛药材
石斛药材
石斛药材
石斛药材
石斛药材
石斛药材
石斛原植物--铁皮石斛
石斛原植物--铁皮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