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药材名称】人参【国家保护 2 类】【拼音名称】Ren Shen
【别名】人衔、鬼盖、黄参、玉精、血参、土精、地精、金井玉阑、孩儿参、棒锤。
【科属】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称吉林参。
【性味】【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中成药】共有 733 种中成药使用人参: 复方甲硝唑泡腾片 复方甲硝唑栓 苏乐康胶囊 参皇乳膏 维参锌胶囊 人参茎叶总皂苷胶囊 羟布宗片 复方八维甲睾酮胶囊 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 复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等。
【应用】
1、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无论因于大失血、大吐泻或久病、大病所致者,单用人参大量浓煎服,即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效,如独参汤。近年报道,独参汤可用于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如兼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者,可配附子以益气回阳,即参附汤(现代制剂有参附注射液);若兼见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现有生脉注射剂)。
2、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证。人参能补益肺气,可配黄芪、五味子等同用;若喘促日久,肺肾两虚者,常与胡桃肉、蛤蚧等补益肺肾药同用,如人参胡桃汤、人参蛤蚧散。
3、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淆等证。人参亦能补脾益气,常配白术、茯苓、甘草等益气健脾药同用,如四君子汤。
4、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口渴及消渴等证,有益气生津之效。治身热汗多,口渴脉虚,常配石膏、知母等同用,如白虎加人参汤;治消渴证,可与天花粉、生地黄、黄芪等同用。
5、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有补气安神益智之效。可单用,亦可配伍生地、丹参、酸枣仁等养血安神药同用,如天王补心丹。
此外,对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萎证,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对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之证,可随证配伍解表、攻里药,以挟正祛邪。
【配伍效用】
1、人参配伍白术:人参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二者相须为用,有补气健脾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失运之食少纳呆、大便溏泻等症。
2、人参配伍当归:人参甘温,补气、固脱;当归甘温,补血、活血。二者伍用,气血双补,共奏补气固脱、养血活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因出血而气脱之自汗频频、气短脉微;气血两虚之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健忘以及气虚血淤之胸痛胸闷、心悸、口唇紫暗等症。
3、人参配伍附子: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以固脱;附子辛热回阳而救逆。二者相使为用,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重病、久病、失血等所引起元气大亏、阳气暴脱而表现出气急喘促、四肢厥逆、汗出黏冷、呼吸微弱、脉细微欲绝等症。
4、人参配伍诃子:人参益肺补脾、大补元气;诃子敛肺下气、涩肠固脱。二者合用,共奏补肺敛肺止咳、健脾固脱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嗽;脾虚久泻久痢以及气虚下陷脱肛等。
5、人参配伍胡桃肉:人参甘温补益肺气;胡桃肉温涩入肾,既能润肺,又能纳肾气以平喘。二药伍用,有温补肺肾、纳气定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肾虚寒之咳嗽气喘。
6、人参配伍黄芪:人参善补五脏之气,补气兼能养阴;黄芪善走肌表,补气兼能扶阳。二者相须为用,有补中气、升脾阳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阳不足、气虚下陷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久泄久痢、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症。
7、人参配伍麦冬:人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生津。二者伍用,共奏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后期、气阴耗损之神疲气短、口干口渴等症。
8、人参配伍生石膏:人参益气生津;生石膏清热止渴。二者合用,有清热益气、扶正祛邪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气阴两伤之身热口渴、气短乏力、汗出、脉大无力者。
9、人参配伍熟地:人参峻补元气,熟地补血填精。二者相伍,人参得熟地,则助气、化气;熟地得人参,则生血、行血。二药相辅相成,共奏补气养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两虚之头晕、心慌、气短、乏力、失眠、健忘、月经过多、闭经等症。
【用法用量】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可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
【注意事项】实证、热证忌服。阴虚内热和腹胀满者不宜长期单用。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反藜芦。
【采收加工】
栽培5~9年,于9~10月采挖,洗净,除去地上茎叶。野采挖时需防止折断分校及须根,尽量保全整个根系,洗净。圆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
【炮制工艺】
1、生晒参:取原药材(园参),除去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捣碎。
2、生晒山参:取原药材(山参),除去芦头,洗净,干燥,用时粉碎或捣碎。
3、糖人参:取园参鲜根洗净,置沸水中浸烫3~7分钟,取出,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晒干,经硫黄熏蒸后,用特制的针沿参平行与垂直方向刺小孔后,浸入浓糖液中(每100ml水溶液中加冰糖135g),24小时,取出后暴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行第二次刺孔,再浸入浓糖液中24小时,取出后冲去浮糖,干燥。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等成分。
2、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镇静和兴奋双向作用,与用药时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系,与剂量大小及人参的不同成分亦有关。人参皂苷Rb和Rc的混合物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安定、镇痛作用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降温、减少自发活动等作用。人参水煎剂对很多兴奋药有对抗作用。能减轻中枢抑制药(水合氯醛、氯丙嗪等)的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g1、Rg2和Rg3的混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
(2)适应原样作用:人参能增加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人参对各种有害因素如物理的(冷冻、高温、过度运动、高压或低压)、化学的(各种毒剂、麻醉药物等)、生物的(异种血清、细菌、移植瘤等)的不良影响均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人参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的持续时间,甙类是有效成分,并随着甙的极性增大而作用降低。人参能显著降低小鼠在高温、低温、低气压状态下的死亡率;以大量放血或窒息造成狗的垂危状态,人参有促进狗自垂危状态恢复健康的作用。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能双向调节血压、强心、保护心肌。调节血压、强心、保护心肌人参对麻醉动物,小剂量可使动物血压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人参的甙类对麻醉动物呈轻微的短时降压。人参水煎剂有类似强心甙的作用。人参总皂甙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坏死,均具有保护心肌、减轻病损的作用。人参总皂甙及组分Rb+Ro体外实验,能显著保护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参皂甙Rb+Ro能显著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是通过PGI2中介的。
(4)对内分泌的作用:人参皂甙有间接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醇提取物对大鼠有抗利尿作用。可能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5)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具有降血糖等作用。人参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实验动物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人参总皂甙、多糖panaxansA及B、人参皂甙Rb2、人参多肽为有效成分。人参提取物5mg腹腔注射,能促进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合成,人参提取物可增进肝脏RNA聚合酶的活性。人参提取物对脂肪代谢有明显兴奋作用。
3、毒副作用:人参根粉给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5g/kg以上;人参浸膏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6.5mg/kg;人参茎叶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0.6±0.17g/kg。一般天然皂甙的毒性均较大,但人参虽含皂甙却毒性甚小。人参干浸膏给大鼠每日105mg和205mg,连续25周,未发现有毒性及不能耐受现象。人参总皂甙给小鼠一次灌服5g/kg,未见死亡。临床应用本品,大量或长期服用人参可出现中毒反应:口服3%人参酊100ml,有轻度不安和兴奋反应,如一次内服200ml或大量人参根粉,可致中毒,出现失眠、抑郁、玫瑰疹、瘙痒、头痛、眩晕、心悸、体温升高、血压升高及出血、性机能减退、体重减轻等。健康壮实者过量服用后常感闭气、胸闷、腹胀。有报道,有人平素无病,一次顿服人参40g煎汁约200ml,致左心衰竭、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也有报道:给3例新生儿服人参0.3~0.6g煎剂而中毒,死亡1例。尚有一内服人参根酊剂500ml而导致死亡的报告。有人观察,133例长期服用各种人参制剂者,产生滥用人参综合征者14例,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神经过敏、失眠、晨泄,类似皮质类固醇中毒。故切不可将人参作万灵药而无针对地滥用。
中毒救治:
(1)出现人参中毒症状或人参滥用综合征时,应停用人参或其他兴奋剂,同时要注意有无产生低血压危象的可能。此时禁用心血管制剂、激素以及升高或降低血糖的制剂。
(2)对症处理:呼吸困难者,可酌情给予吸氧、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有抽搐者可给予巴比妥钠;呕吐咖啡样物者可给予维生素K3;低血糖者可给予葡萄糖液口服或静脉注射。
【临床应用】
1、治疗哮喘:移山参9~10g,蛤蚧1对(去头),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天,待症状控制后改研粉,每日6g,分服。治疗哮喘重症16例,临床控制9例,显效3例,好转3例,无效1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1):8〕
2、治疗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红参25g,麦冬15g,二味分别单煎当茶饮。并随证加用中药煎服。治疗烧伤面积在80%以上,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6例,有4例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症状体征消失,全身及烧伤创面状况改善。经对照观察,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4):224〕
3、治疗心律失常:切新开河参原药为0.5~1mm半透明饮片,每日早、晚置1片于口中缓慢含化,维持阶段日含1片,10天为1疗程。治疗25例,其中房颤8例,显效6例,有效2例;病窦综合征6例,显效3例,有效3例;室早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房早2例,有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0;25(2):81〕
4、治疗老年人病窦综合征:红人参1.5~3.0g,每日1次或分2次放口中逐渐含化咽下,20~30天为1疗程,一般用药1~2疗程。治疗48例,其中有发作性晕厥者6例均有效;心率小于55次/分钟者36例,17例恢复正常;快慢综合征16例,14例有效;发作性房颤16例,有效9例;持续性房颤10例,均无效;阵发性室上速11例,均有效;Ⅱ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4例有效;Ⅰ度房室阻滞5例均显效;Ⅱ度窦房阻滞3例,2例有效。〔《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0;9(1):49〕
5、治疗慢性肝病:人参、琥珀末、三七,按2:1:2的比例配伍,共研细末,每次3g,日服3次。治疗33例,显效9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江苏中医》1990;11(6):8〕
6、治疗脱肛:
a.人参芦头20枚,文火焙干研末,分20包,早晚空腹米饭调服1包,小儿酌减,10天为1疗程。治疗26例,疗效甚佳。〔《中成药研究》1983;(1):48〕
b.人参芦1个研末,开水冲服,每日1次,连服20天,治疗Ⅰ期脱肛50例,全部治愈。〔四川中医1985;3(1):33〕
7、治疗宫颈糜烂:人参干膏粉、蛤蚧粉、黄连素、乳香、没药、儿茶、冰片、铅丹按5:2:0.2:0.2:0.2:0.3:0.1:2的比例,分别研细过筛,取各药混匀,装入胶囊,每粒重0.5g。先用1:1000新洁尔灭冲洗阴道,然后将药放入阴道后穹窿部,每次2粒,隔日1次,4次为1疗程。严禁口服。治疗311例,治愈率为93.6%,总有效率为98.7%。〔《中医杂志》1983;(11):39〕
·成药·
1、人参片人参(红参)1000g,粉碎成细粉,加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每片相当于人参0.32g。为淡黄色片,味苦。取本品研细,加乙醇提取,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再蒸干,呈紫色。功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生津。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黑龙江省药品标准》1986年;《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2、人参精:人参(去芦)lOOg。取人参切薄片,照渗漉法用28%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缓缓渗漉至渗漉液为原药材量的8倍。渗漉液置80~90℃水浴中回流2小时,加蛋清适量,搅匀,继续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加入防腐剂,冷藏,俟澄清,滤过,制成1000ml。密封,阴凉处保存。本品为淡黄色或淡棕色的澄清液体;具人参的特殊性气味。乙醇含量为20%~25%;总固体含量不得少于3.0%。功能补气,生津,止渴。用于气虚心悸,津亏口渴,自汗虚脱。口服,每次2~3ml,每日2次。(《湖南省药品标准》1982年)
3、人参膏:生晒参500g,尼泊金乙酯0.025g。将人参切片,煎煮3次,滤过,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80—85℃热测),得清膏250g。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有人参的特殊气味。功能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用于虚脱,心衰,气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体虚,神经衰弱。口服,每次1g,每日2~3次,以热水冲服,亦可酌加蜂蜜或糖等矫味品同服。(《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4、人参蜂王浆:人参200g,五味子100g,蜂蜜4000g,蜂王浆300g,枸橼酸8g,苯甲酸钠30g,香精4.5ml。取人参、五味子分别按照渗漉法用50%乙醇作溶剂制成人参精200ml与五味子酊500ml,将两者混合,滤过备用。取蜂王浆球磨后与无菌蜂蜜混合,再与人参五味子酊混合液混匀,加入乙醇,苯甲酸钠、枸橼酸、香精,最后加水至10000ml,混匀,约5℃处冷藏5日,滤过分装。为棕黄色液体。pH值为3.5~5.0,比重应为1.10~1.15。功能滋补强壮。用于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贫血,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病后与产妇体虚等。口服,每次10ml,每日1~2次。(《江苏省药品标准》1983年)
5、双宝素胶囊:人参(生晒参)50g,皇浆50g,淀粉50g,口服葡萄糖适量。取皇浆加淀粉混匀,冷冻干燥,球磨成细粉,过筛,加人参细粉与干燥的口服葡萄糖细粉,混匀,分装胶囊中,制成1000粒。功能滋补强壮,益气健脾。用于病后体虚,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神经衰弱。口服,每次1~2粒,每日3次。(《浙江省药品标准》1983年)
【茶疗食谱】
1、冰糖独参汤
[材料]冰糖30克,高丽参10克(或人参粉3克)。
[做法]先将人参洗净,切成细丝与冰糖煎浓顿服。或用人参粉剂冲服。
[养生提示]回阳固脱,补气摄血。
2、清暑益气汤
[材料]西洋参3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梗米30克,鲜西瓜翠衣5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先煎西洋参,去渣留汁备用。西瓜翠衣打碎挤汁,备用。其余药物用凉水浸泡10分钟后,水煎去渣留汁,入梗米煮粥。将熟,兑入西洋参汤及西瓜翠衣汁,并加糖少许即成。食益温凉。
[养生提示]清暑益气,生津止渴。
3、人参地黄粥
[材料]人参10克,栗米100克,生地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水煎人参、生地、去渣留汁,入栗米煮粥。将熟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成。酌情服食,温凉为宜。
[养生提示]益气养阴。
4、速溶生脉饮
[材料]人参30克,麦冬60克,五味子30克,白糖300克。
[做法]人参、麦冬、五味子以冷水泡透,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煎三次,合并煎液,再继续以小火煎煮浓缩至如膏状,停火,加入白糖,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10克,以水冲化,顿服。每日2次。可视病情加减,也可以此与米煮粥。
[养生提示]补敛津气,益阴固脱。
5、参附膏
[材料]人参15克,制附片10克,白糖10克。
[做法]先煎制附片1小时,后入人参,煎取浓汁600毫升,加入白糖,每服100毫升,每日3次。
[养生提示]回阳固脱。
6、人参胡桃煎
[材料]参3克,胡桃肉3个。
[做法]人参、胡桃肉同时下锅,多加水煎煮1小时,煎汁约150毫升左右,饮汤后将人参、胡桃肉嚼食。
[养生提示]安神益智。
7、人参山药汤原料:做法:功能:
[材料]人参3克,山药30克,梗米3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人参研末,与山药、梗米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400毫升,以文火煮至米烂汤稠,调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益元气,补脾肺之阴。
人参图片

人参

人参图

人参

人参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