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
【药材名称】全蝎【毒】【拼音名称】Quan Xie
【别名】全虫,虿尾虫,问荆蝎。
【科属】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山东,前者习称“南全蝎”,后者习称“东全蝎”;河北、辽宁、湖北等地亦产。野生或饲养。
【性味】【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中成药】共有 176 种中成药使用全蝎: 注射用复方骨肽 复方骨肽注射液 复方骨肽注射液 东方活血膏 通心络胶囊 癫痫康胶囊 醒脑再造胶囊 脑心通胶囊 麝香抗栓胶囊 外用万应膏等。
【应用】
1、用于痉挛抽搐。本品主入肝经,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兼具息风止痉及搜风止痉之效,有良好的止痉抽作用。故可用治各种原因之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研细末服。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与羚羊角、钩藤、天麻等清热、息风药物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息风止痉药物配伍;用治痰迷癫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配伍,如五虎追风散,或与蜈蚣、钩藤、朱砂等配伍亦效,如摄风散;用治风中经络,口眼喎斜,可与白僵蚕、白附子同用,如牵正散。
2、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味辛、有毒,故有散结、攻毒之功。如《澹寮方》用全蝎、栀子各7个,麻油煎黑去渣,入黄蜡为骨外敷,治疗诸疮肿毒;《医学衷中参西录》以本品10枚,焙焦,分二次,黄酒下,消颌下肿硬。近年报导用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各等分,共研细末或水泛为丸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等病有效。
3、用于风湿顽痹。全蝎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可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4、用于顽固性偏正头痛。本品具有搜风通络止痛之效,常与蜈蚣、白僵蚕、白附子、川芎等同用,或单用研末吞服奏效。
【配伍效用】
1、全蝎配伍川乌、白花蛇:全蝎通络止痛;川乌祛风散寒止痛;白花蛇舒筋活络。三者伍用,共奏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顽痹之筋脉拘挛、肢体关节疼痛等症。
2、全蝎配伍党参、白术:全蝎息风止痉;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者配伍,有益气健脾、息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之慢惊风。
3、全蝎配伍蜈蚣:二者同入肝经,均为息风止痉之要药,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二者合用,其功效更著,用于治疗破伤风、中风、急慢惊风之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肝阳上亢、虚风内动之顽固性头痛、手足震颤以及疮疡肿毒、瘰疬、风湿痹痛等症。
4、全蝎配伍天南星、蝉蜕:全蝎息风止痉之力较强,为息风止痉之要药;天南星祛风化痰解痉;蝉蜕凉肝祛风止痉。三者伍用,其祛风止痉功效更著,用于治疗破伤风之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2~5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血虚生风者忌服。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采收加工】野生的于4~9月白天掀开石块捕捉,或夜间用灯光引诱捕捉;房养趁夜间蝎子出来时在墙外捕捉。捕后浸入清水中或淡盐水中淹死;盐蝎每公斤蝎用盐120~200g,清水蝎一般每公斤蝎用盐30g,加水煮3~4h,捞出,置通风处晾干。不可日晒,否则会产生盐霜。
【炮制工艺】
原药有清水货和盐水货两种,皆须除去杂质。清水货质净无盐可原用;微有盐质应略淘,薄摊及时干燥。盐水货须用清水漂至微咸(夏天不宜漂制),干燥,生用。
【贮藏储存】
置于阴凉干燥处,或与花椒同放入石灰箱内。大宗商品最好冷藏。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蝎毒。蝎毒中含较复杂的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是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尚含甜菜碱、三甲胺、牛磺酸、棕榈酸、硬脂酸、胆固醇、卵磷脂及铵盐、氨基酸等。苏丹产的同属动物非洲蝎子含有神经毒素Ⅰ、Ⅱ、Ⅲ。此外,在各种蝎毒中尚含多种酶类;在非蛋白质部分中,各种蝎毒大部分都含有游离氨基酸,如组胺和5-羟色胺等。
2、药理作用:
(1)抗惊作用:全蝎粉末对小鼠有抗惊厥作用;蝎毒素及其成分抗癫痫肽静脉注射对小鼠有抗惊厥作用,后者的抗惊厥作用强于前者。
(2)对心血管的作用:蝎毒素对离体蛙心低浓度兴奋而高浓度呈抑制作用。
(3)杀虫作用:全蝎醇提取物体外实验,对猪囊尾蚴有显著杀灭作用。
3、毒副作用:全蝎含蝎毒,类似蛇毒神经毒,毒性剧烈。蝎毒的主要危害是使呼吸麻痹。其最小致死量对兔为0.07mg/kg,小鼠为0.5mg/kg,蛙为0.7mg/kg。全蝎及蝎毒因其产地和蝎种不同,而其毒性有较大差异。东亚钳蝎蝎毒(辽宁产)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3mg/kg,而产于河南及山东者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mg/kg;产自山东泗水的蝎毒给小鼠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72±0.16mg/kg和2.74±0.06mg/kg。兔中毒症状为强直性痉挛、流涎、呼吸停止,并且血压上升;蛙呈现四肢肌纤维挛缩;小鼠则继兴奋状态后四肢及呼吸麻痹。临床应用本品,曾有出生后2~10天的新生儿(3例)服用含有全蝎(3g)的中药汤剂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的报告。亦有内服全蝎引起1例蛋白尿及4例过敏反应的报道。本品中毒的症状表现,一般早期出现头昏、头痛、四肢强直性痉挛,继而血压升高,出现溶血、心悸、心慌、小便涩痛不利、烦躁不安。严重时可见全身无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发绀、昏迷、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服用全蝎致过敏反应者可出现全身性红色粟粒性皮疹或风团,瘙痒难忍。
中毒救治:
(1)早期洗胃,服活性炭末,灌肠。
(2)酌情补液,并给予维生素C。
(3)硫酸阿托品肌肉注射,并补充钙剂。
(4)出现过敏反应者可酌情给予激素及抗组胺药。
(5)中草药治疗:a.金银花30g,半边莲、甘草各9g,土茯苓、绿豆各15g。水煎服。b.五灵脂、生蒲黄各9g,雄黄3g,共研细末,分3次用醋冲服,每4小时1次。
【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全蝎1只,炒焦为末,鸡蛋1个煮熟,用鸡蛋蘸全蝎末食之,每日2次,3岁以下酌减,5岁以上酌增。治疗小儿百日咳74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7天,最短4天,平均5天。〔《浙江中医杂志》1990;(3):114〕
2、治疗脑血栓形成:白花蛇1条,蜈蚣1条,全蝎10g,共研细末,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静滴维脑路通400mg,日1次。治疗首次发病之脑血栓形成47例,痊愈24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治疗时间10~30天,平均14天。〔《吉林中医药》1989;(4):15〕
3、治疗偏头痛:炙全蝎、钩藤、紫河车各18g,共研细末,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3g),0.9g/日3次口服。痛定后改为每日或隔日服0.9g。治疗26例,均于服药后12小时内头痛渐趋缓解,48小时后明显减轻乃至消失;1年后随访18例,仅1例复发2次。〔《江苏中医》1988;9(4):10〕
4、治疗三叉神经痛:全蝎150g,白附子100g,川芎、白芷、僵蚕各200g。上药分别研细末,过筛拌匀。每次2g,每日2次,以热酒调服。10天为1疗程,服用2~3个疗程后,50例中,近期治愈33例,显效13例,进步2例,无效2例。治愈33例中随访1年以上者29例,6例复发,但均较治疗前为轻。〔《广西中医药》1984;(3):21〕
5、治疗呃逆:全蝎18g,置瓦上焙干,呈黄色,研面。每服2g黄酒为引。共治疗15例,效果显著。〔《黑龙江中医杂志》1991;(6):31〕
6、治疗癫痫:
a.全蝎1个(不去头尾),置洗净瓦片上,文火焙干,研成细末,新鲜韭菜250g,洗净晾干,将全蝎粉与韭菜混合一起揉汁,用新纱布滤汁,汁中放红糖50g,拌匀后蒸熟,空腹1次服。大发作型:每月发作5次以下者每周服药3次;发作6~10次者每日服药1~2次;发作10次以上者每日服药2~3次;癫痫持续状态者每日服用3~4次。局限性癫痫头痛型、精神运动型及腹痛癫痫发作,可根据每月发作次数控制在每周1~3次。发作控制后,服药由每周1次逐渐减少至每月1次或2次,维持半年至一年。结果:显效78例,有效17例,效差9例,总有效率为95%,优于西药对照组。〔《四川中医》1991;9(11):12〕
b.全蝎、蜈蚣等量研成细末,用蜂蜜作成桐子大的丸药,成人每次4.5~7g,剂量按年龄、体重递减。治疗8例,皆有效。〔《江苏中医杂志》1960;(2):37〕
7、治疗面神经麻痹:当归、全蝎、白附子、僵蚕各60g,大蜈蚣40条,制成50%的注射液,于患侧地仓、颊车、牵正、阳白、太阳及健侧合谷等穴位交替注射,每次3个穴位,各注射0.6ml。治疗418例,痊愈者达90%,疗程长者42天,短者7天,无不良反应。〔《湖北中医杂志》1982;(1):33〕
8、治疗坐骨神经痛:
a.蕲蛇、全蝎、蜈蚣各等份,研细末,每日3g,分1~3次服下,10天为1疗程。治疗52例,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4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8例,2个疗程治愈者9例,3个疗程治愈者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2;17(6):273〕
b.蕲蛇、蜈蚣、全蝎各10g,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日上午服1包,7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治疗54例,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新中医》1987;19(3):25〕
9、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制松香1.2g,水蛭1g,全蝎0.8g,共为细末,冷开水送服,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创面先用10%食盐水洗净,外敷松桐膏(松香220g研细末,用100ml生桐油调为糊状),每日1次。治疗20例,全部治愈。随访1~2年,其中1例治愈后3个月复发,仍用上法治愈。〔《新中医》1987;(2):34〕
10、治疗骨结核:蜈蚣、全蝎各40g,土鳖虫50g。共为细末分成40包,每包重3.25g,每次将1包本品放入鸡蛋(量不限)内搅拌均匀后,蒸蛋糕或煎或炒后内服,每日晨5时、晚9时各服1次,2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一般服用3~6个疗程。均停用一切抗痨药。治疗10例,痊愈8例,显效1例,无效1例。对痊愈和显效者随访1年,均未复发。〔《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79〕
11、治疗脊柱结核:全蝎100g,蜈蚣10条,核桃仁120g,制成丸剂,每丸重6g,成人每次1丸,日服2次,儿童酌减。治疗6例,治愈4例,显效2例。〔《河北中医》1988;10(2):40〕
12、治疗淋巴结结核:
a.全蝎、七星蜘蛛各6个(均用开水烫死后阴干),蛇蜕1g(剪碎),共捣碎后,调入2只去壳鸡蛋内,用芝麻油煎,每晨空腹食用1次,7天为1疗程。治疗颈淋巴结结核12例,其中7例在用药1周后获愈,治愈病例随访3~5年未见复发。〔《中医杂志》1981;(5):58〕
b.全蝎、蜈蚣、僵蚕、浙贝母等量,共研细末,每次1~1.5g与鸡蛋1枚搅拌后,以食油煎熟顿服,日服2次,20~80日为1疗程。共治疗92例,痊愈82例,好转8例,无效12例。〔《广西中医药》1987;(5):23〕
13、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全蝎160g,瓜蒌25个。将瓜蒌开孔,把蝎子分装于瓜蒌内,放在瓦上焙干,研细末,每次3g,日服3次。治疗本病243例,全部治愈。又用同法治疗乳房肿瘤11例,痊愈10例。〔《江苏中医杂志》1982;(5):21〕
14、治疗乳腺炎:
a.全蝎2只包入馒头中,饭前服食。治疗308例病程1~7天的患者,结果治愈307例,治愈率为99.7%。〔《中医杂志》1986;(1):40〕
b.全蝎3g,研粉装入胶囊顿服。治疗急性乳腺炎10例,效果良好。〔《黑龙江中医药》1988;(1):23〕
15、治疗乳房痛:全蝎6g,研细末,分3包,睡前白开水送服,治疗乳房痛,1次可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3):封四〕
16、治疗丹毒:全蝎30只,蜈蚣5条,冰片15g,凡士林500g,制成消炎膏,外涂患处,治疗丹毒,3天可愈,也可用于乳痈,并配合大麦芽100g,水煎内服,每日1剂,3周可痊愈。〔《四川中医》1989;7(2):封底〕
17、治疗慢性荨麻疹:全蝎1枚洗净,鸡蛋1只,在顶部开一小孔,将全蝎塞入,破口朝上,放容器内蒸熟,去蝎食蛋,每日2次,5天为1疗程。治疗73例,痊愈58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22(8):370〕
18、治疗无名肿毒:全蝎2~3个,研末撒于膏药中敷贴患处,一般2~3天即可消散,重症者5天换药1次,2~3次可愈。〔《中医杂志》1984;9:23〕
19、治疗疖肿:全蝎1g、大黄10g、冰片0.5g。上药分别研末,混匀用75%酒精调成糊状。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洗净擦干后,涂药于患处。如已化脓,脓头部不用药。多数患者药后1~2日痊愈。〔《江西中医药》1989;(6):36〕
20、治疗肛门周围炎:全蝎40g,研极细末,取10g与护肤霜和匀备用。每晚于睡前洗净肛门部,涂患处,并于睡前用白开水送服全蝎末3g。一般1日见效,3日无症状,可再治疗5日以巩固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3):封三〕
21、治疗蝎螫伤:活蝎6只,用50ml酒精浸泡2天后,取药液外搽患处,效果良好。〔《中医杂志》1965;(9):33〕
22、治疗烧伤:全蝎45只、蟾蜍7~10只、麻油1kg、鲜蛋黄0.5kg,煎后去渣即可。先用生理盐水或1:1000新洁尔灭清洗创面,再按创面大小贴敷生肌油纱布,每天换药1次。本组患者创面0.2~9cm2,其中肉芽创面400例,脱痂创面50例,全部治愈。一般很少形成疤痕。〔《中医杂志》1989;30(5):29〕
23、治疗泪道疾患:全蝎置瓦上焙干,研末,成人每次6~9g,日服1~2次,以白酒、黄酒或开水送服,3天为1疗程。治疗急慢性泪道疾患19例,疗效满意。〔《中级医刊》1987;(7):50〕
24、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全蝎、枯矾各等份,研末备用。用时先洗净患耳,再撒入药粉少许,每日1次,连用3~5日。治疗30例,效果良好。〔《江西中医药》1985;(1):21〕
25、牛黄千金散:全蝎120g,僵蚕(制)120g,牛黄24g,朱砂160g,冰片20g,黄连160g,胆南星80g,天麻160g,甘草80g。以上九味,除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余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筛过,混匀,即得。本品为棕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而苦。显微特征: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厚壁细胞多角形或长角形。纤维束鲜黄色,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取本品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晶。功能清热解毒,镇痉定惊。用于小儿高热惊风,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神昏谵语。口服,每次0.6~0.9g,每日2~3次,3岁以内小儿酌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
【茶疗食谱】
茯苓蚕茶
[材料]茯苓5g、僵蚕3g、全蝎2g、郁金3g、花茶5g。
[做法]用350ml水煎煮茯苓、僵蚕、全蝎、郁金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风解郁。
[用途]乙脑后遗症失语;风痰眩晕。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全蝎图片

全蝎

全蝎

全蝎

全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