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藤
【药材名称】青风藤【拼音名称】Qing Feng Teng
【别名】大叶青藤、土木通、土藤、大青木香、岩见愁、排风藤、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科属】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等的藤茎
【产地】生于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中成药】共有 36 种中成药使用青风藤: 追风壮骨膏 特制狗皮膏 风湿圣药胶囊 风湿寒痛片 复方蚂蚁活络胶囊 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 九味黑蚁酒 透骨镇风丸 壮骨木瓜丸 豹骨活络丸等。
【应用】
1、痹证。本品辛散苦燥,有较强祛风湿、通经络作用。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可单用也可与防己配伍,或与红藤、防风、桂枝同用;肩臂痛可配伍姜黄、羌活等;腰膝痛,可配伍独活、牛膝。
2、脚气。本品通经络又能利小便,治疗水肿脚气可单用,也可与白术、茯苓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胃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服。
【采收加工】6至7月割取藤茎,除去细茎枝叶,晒干;或用水润透,切段,晒干。亦可秋冬采老藤,切段,晒干。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青藤的茎和根含青藤碱、双青藤碱、木兰花碱、尖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异青藤碱、土杜拉宁、清风藤碱、dl-丁香树脂酚、十六烷酸甲酯、N-去甲基尖防已碱、白兰花碱、光千金藤碱。又含β-谷甾醇、豆甾醇。青藤的茎含清风藤碱甲等多种生物碱。
【临床应用】
青风藤片剂开始每次20~40mg,逐渐增至60~810mg,每日3次,治疗心律失常60例,总有效率23.67%,对部分由器质性原因引起的房性或室性早搏有一定疗效。(《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8,2:133)
【茶疗食谱】
青风藤菝葜茶
[材料]青风藤15克,菝葜50克。
[做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药汁置保温瓶中,再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第一煎药汁混匀,代茶饮。1日内分数次饮完。每日1剂。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
[用途]风湿痹着,气血受阻所致的关节疼痛,痛势较剧,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习惯性便秘者忌服。
[来源]《中医良药良方》。
青风藤图片

青风藤

青风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