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羌活

羌活

【药材名称】羌活【国家保护 3 类】
【拼音名称】Qiang Huo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科属】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福氏羌活的根茎及根。
【产地】主产于四川(称川羌活)、甘肃、青海(称西羌活)。此外,陕西、云南、新疆、西藏等地亦产。
【性味】【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经,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中成药】共有 342 种中成药使用羌活: 复方青蒿安乃近片 壮骨追风酒 国公酒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附桂风湿膏 川芎茶调颗粒 追风壮骨膏 天和追风膏 骨增生镇痛膏 特制狗皮膏等。
【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羌活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兼有头痛、身痛为主,常配防风、白芷等药同用。
  2.用于风湿痹痛,头痛等。羌活祛风湿的作用也甚为显著,为祛风胜湿常用之品,但一般认为本品以风湿痹痛在身半以上者为宜,如周身痹痛,可配防风、独活等同用。对于头痛病症,多配合川芎、细辛等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注意事项】正如《本草经疏》所言“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此属内证,误用反致作剧”。羌活辛香温燥,故阴虚亏虚者慎用。同时本品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采收加工】栽培3~4年秋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茎,抖净泥沙,砍去芦头,除须根,切成10~13cm长的短节,晒干或烘干。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炮制工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清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挥发油、β-谷甾醇、香豆素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胡萝卜苷、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
2、药理作用: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水溶部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并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羌活90g,当归60g,赤芍60g,旱莲草90g,熟地黄60g,制水泛丸,为1疗程。每次服9g,日服2次,治疗白癜风获得良效。(《中医杂志》1999,9:519)
2、重用羌活治疗丛集性头痛,疗效显著。组方:羌活30g,附子10g,延胡索12g,川芎15g。如顶枕部疼痛甚者加吴茱萸、鹿角霜;额颞部痛甚加柴胡;眼眶痛甚者加白芷。(《中医杂志》1999,9:518)
3、羌活20g,吴茱萸20g,川椒20g,薄荷15g,研细末。与仙鹤草(根部幼芽)捣烂,用纱布包,外敷,治疗肛门瘙痒有效。(《中医杂志》1999,9:517)
4、羌活50g,白鲜皮30g,水煎2次,每日早晚熏洗坐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10日左右病人基本恢复正常。(《中医杂志》1999,10:584)
【食疗食谱】
1、当归羌茶
[材料]当归5g、羌活3g、花茶3g。
[做法]当归、羌活加清水煎煮,取其煎液300ml冲泡花茶。
[养生提示]本茶为传统药茶方,具有通血脉,散寒滞功效,用于冠心病因风寒诱发而加剧心胸闷痛、上肢酸痛。
2、苏羌茶
[材料]紫苏叶、羌活、茶叶各9克。
[做法]上3味共制粗末,以沸水冲泡即可。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养生提示]辛温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痉痛等症。上药反复代茶温饮,散寒祛风,则感冒、肢体痉痛可愈,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之疗法。
羌活图片
羌活
羌活
羌活
羌活
羌活
羌活
当归羌茶
当归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