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参
【药材名称】南沙参【拼音名称】Nan Sha Shen
【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
【科属】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
【产地】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中成药】共有 32 种中成药使用南沙参: 参贝北瓜膏 金果饮 胃安胶囊 西瓜霜清咽含片 金果饮咽喉片 益肾安神膏 复方野菊感冒颗粒 黄精养阴糖浆 宁清泰颗粒 参麦颗粒等。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微寒,能补肺阴、润肺燥,兼能清肺热。亦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其润肺清肺之力均略逊于北沙参。但对肺燥痰粘,咯痰不利者,因兼有一定的祛痰的作用,可促进排痰;对气阴两伤者,还略能补脾肺之气,可气阴两补。常与北沙参、麦冬、杏仁等润肺清肺及对症之品配伍。
2、胃阴虚证。本品又能养胃阴,生津止渴,并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及饥不欲食、呕吐等证。本品养胃阴、清胃热之力亦不及北沙参。但本品兼能补益脾气,对于胃阴脾气俱虚之证,有气阴双补之效,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两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多与玉竹、麦冬、生地等养胃阴、清胃热之品配伍,如益胃汤(《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反藜芦。
【鉴别用药】北沙参与南沙参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植物,因二者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为主要功效。但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较为多用。而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
【采收加工】播种后2~3年采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乘新鲜时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炮制工艺】
1、南沙参片:将原药除去杂质和芦头,快洗,润透,切3毫米薄片,及时干燥,筛去灰屑。
2、蜜沙参:取南沙参片与炼蜜水拌匀吸尽,闷润,用文火炒至微黄并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公斤南沙参片,用炼蜜2.5公斤取适量开水稀释,滤过。
【贮藏储存】置通风干燥处。炮制品贮干燥容器中,防霉,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轮叶沙参含三萜类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种萜类和烃类混合物、蒲公英萜酮、β-谷甾醇、胡萝卜苷、饱和脂肪酸、沙参酸甲酯和沙参醇。沙参中含呋喃香豆精类。
2、药理作用:杏叶沙参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且可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轮叶沙参有祛痰作用,其祛痰作用较紫菀差;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强心作用;体外试验,沙参水浸剂(1:2)有抗真菌作用。
【临床应用】
以本品配伍麦冬、金银花等药,制成蜜丸,空腹时含化、缓咽,1日3~5次,治疗食管炎12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1982,4:28)
【茶疗食谱】
1、南沙参炖鸡
[材料]南沙参50克、鸡1只、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段、姜片适量。
[做法]
(1)将南沙参去杂洗净。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后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血污。
(2)锅内注入适量水,放入鸡煮沸,撇去浮沫,加入南沙参、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改为文火炖,炖至鸡肉熟烂,出锅即成。
[养生提示]此菜由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南沙参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补脾胃、养阴液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四肢无力、肺热燥咳、久咳、小便频数等病症。
2、南沙参炖猪肉
[材料]瘦猪肉500克,南沙参30克。
[做法]南沙参与瘦猪肉共炖至熟。
[功效]滋阴养血。
[用途]适用于产后虚弱无乳症。
3、南沙参炖猪肺
[材料]南沙参30克,料酒10克,葱10克,味精3克,猪肺1具,姜5克,盐4克。
[做法]
(1)将南沙参润透,洗净,切3厘米长的段;猪肺用盐和清水反复冲洗,再用沸水汆去血水,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切段。
(2)将南沙参、猪肺、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水2800毫升,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
[养生提示]滋阴润肺。适用于肺虚诸证。
南沙参图片

南沙参

南沙参药材

南沙参图

南沙参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