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
【药材名称】母丁香【拼音名称】Mudingxiang
【别名】鸡舌香、亭炅独生、雌丁香。
【科属】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药用丁香)的近成熟干燥果实。
【产地】产于我国广东一带。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中成药】共有 17 种中成药使用母丁香: 十香暖脐膏 金龙补肾合剂 鹿阳强肾胶囊 人参再造丸 再造丸 回天再造丸 二益丸 海马多鞭丸 海马三肾丸 白花蛇膏等。
【应用】
1、用于胃腹冷痛、呃逆、呕吐等证。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故为治胃寒呃逆、呕吐的要药。治呃逆,常与降气止呃的柿蒂配伍;治呕吐,可与降逆止呕的半夏同用。如遇胃热呕呃,因本品性温,则不宜应用。
2、用于肾阳不足,及寒湿带下等证。丁香又能温肾助阳,以治肾虚阳萎、寒湿带下等症,可与附子、肉桂、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等同用。
此外,丁香与肉桂等分,共研细末,名丁桂散。外用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阴疽、跌打损伤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栓剂。
【注意事项】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服。不宜与郁金同用。
【采收加工】一般种植5-6年后开花,25-30年为盛产期。在中国海南省引种区,6-7月花芽开始分化,明显看见花蕾,当花蕾由淡绿色变为暗红色时,或偶有1-2朵开放时,即把花序从基部摘下,勿伤枝叶,这样可提高公丁香产量,又可减少了香树养分的消耗。如果让花蕾继续生长,翌年3月为盛花期,4~6月座果,并逐渐长成幼果,采收未成熟果实,即为母丁香。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疝气
取母丁香粉适量撒在独角莲膏药上,贴于患处。每隔1~2天换-次,至病愈为止。观察19例,1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
母丁香图片

母丁香

母丁香原植物

母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