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
【药材名称】木槿【拼音名称】Mu Jin
【别名】槿皮、川槿皮、白槿皮、芦树皮、槿树皮、碗盖花皮。
【科属】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
【产地】原产于我国中部各地。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均有栽培。主产四川,江西,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性味】甘,平。
【中成药】共有 14 种中成药使用木槿: 固齿散
【应用】
用于皮肤疥癣等证。本品有杀虫止痒的作用,以治皮肤疥癣,一般多作外用,以木槿皮浸液磨雄黄,治疥疮;用醋调涂可治顽癣。
【配伍效用】
1、木槿皮配苦参,清热利湿之功大增,可用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疥等。
2、木槿皮配大风子或雄黄,燥湿杀虫力更强,且两药一寒一热,伍用无偏寒偏热之弊,用于治疗牛皮癣,疥癣等。
3、木槿皮配乌贼骨,利湿止带尤效,可用治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5~15克;外用适量,研粉醋调或制成50%酊剂外搽患处。或水煎,熏洗患处。
【采收加工】春、夏砍伐茎枝,剥皮晒干;秋季挖根,剥皮晒干。
【炮制工艺】洗净稍浸,润透,切段,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茎皮含辛二酸、1-二十八醇、β-谷甾醇、1,22-二十二碳二醇、白桦脂醇、古柯三醇、壬二酸;又含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月桂酸;另含铁屎米酮。根皮含鞣质、粘液质。
2、药理作用:茎与根的乙醇浸液,在蒸去乙醇后用试管稀释法,1: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1:20对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木槿条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鲜木槿条4两洗净,切断,水煎2次,将滤液合并浓缩成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77例,临床痊愈2例(1.13%),显效2S例(14.13%),好转72例(40.68%)。总有效率为55.94%。本品未见严重副作用,仅个别出现心烦,头闷、腹部膨胀等不适,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木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