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中药材 > 攻毒杀虫药 > 木鳖子

木鳖子

【药材名称】木鳖子【毒】
【拼音名称】Mu Bie Zi
【别名】木蟹、土木鳖、壳木鳖、漏苓子、地桐子、藤桐子、鸭屎瓜子、木鳖瓜。 
【科属】为葫芦科苦瓜属木鳖子的干燥种子。
【产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性味】【性味、归经】苦,微甘,凉。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攻毒疗疮,消肿散结。
【中成药】共有 47 种中成药使用木鳖子: 京万红 拔毒膏 东方活血膏 散结灵胶囊 小败毒膏 小金丸 麝香狗皮膏 消核膏 正骨膏 肖金丹(丸)等。
【应用】
1、疮疡肿痛,瘰疬,荣勇,痔疮肿痛,干廯,秃疮。本品能散结消肿,攻毒疗疮,并有生肌止痛作用,故可治疗上述病证。如用单品,以醋磨汁外涂或研末醋调敷患处。治疗痈肿疮毒,可与草乌、半夏等同用;治疗痔疮肿痛,可配伍荆芥、朴硝等同用;治疗瘰疬痰核,可以用本品研碎入鸡蛋内蒸熟食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伍肉桂丁香等同用。
2、筋脉拘挛。本品亦能疏通经络,而治疗痹痛、瘫痪。可配乳香为末,清油、黄蜡为膏,取少许轻搓患处,不住手以热为度。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煎水熏洗。内服:多入丸、散;煎汤,0.9~1.2g。
【注意事项】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采收加工】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剖开果实,晒至半干,剥取种子;或装入盆钵内,待果皮近于腐败时将果皮弄烂,用清水淘洗,除去瓤肉及外膜,取出种子,晒干或烘干。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连壳打碎,或去壳取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木鳖子酸、丝石竹皂甙元、齐墩果酸、α-桐酸、气基酸、甾醇等。
2、药理作用:木鳖子皂苷有抗炎降压作用,并能抑制离体蛙心和离体兔十二指肠。
【临床应用】
1、取木鳖子1个研碎,放入适量75%酒精中浸泡,48~72小时后过滤,加入3g升汞和10ml甘油,再加75%乙醇至100ml,涂擦患处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明显。(《中原医刊》1984,4:11)
2、木鳖子去壳,荜菝、藿香、冰片按5:5:3:1比例研成细粉,每次取0.05g,吹鼻(痛侧鼻孔吸入),日约4次,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中医杂志》1994,1:35)
3、取木鳖子3个劈开,入香油内煎至黑色,取油点耳用,治疗中耳炎有效。(《山东中医杂志》1993,4:50)
木鳖子图片
木鳖子
木鳖子
木鳖子原植物
木鳖子原植物
木鳖子
木鳖子
手机药源网 | 医药网址 | 医药招商 | 网上药店 | 医药展会 | 医保目录 | 药品说明书 | 联系我们 | 药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