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蔓荆子

蔓荆子

【药材名称】蔓荆子【国家保护 3 类】
【拼音名称】Man Jing Zi
【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科属】本品为马鞭草科单叶蔓荆的果实。
【产地】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
【性味】【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肝、膀胱、肺经。
【功效】散风热,清头目。
【中成药】共有 21 种中成药使用蔓荆子: 益气聪明丸 妇科养坤丸 健脑益气片 五芝地仙金髓膏 拨云退翳丸 黄连上清丸 辛芳鼻炎胶囊 障眼明片 芎菊上清丸 黄连上清片等。
【应用】
1、用于感冒头痛及头风头痛等。本品味苦兼辛,有疏散风热、祛风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
2、用于目赤肿痛或头目昏暗多秽等症。本品能祛风邪而清头目,以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5~9g。
【注意事项】《得配本草》记载本品恶乌头、石膏,且血虚头痛、胃虚体弱者禁用。
【采收加工】种子繁殖的栽培后3-4年结果,扦插繁殖的栽后2-3年结果,在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应边成熟边采摘,先在室内堆放3-4天,然后摊开晒或烘干,筛去枝梗,扬净杂质即成。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茨烯、蒎烯,并含有蔓荆子黄素、脂肪油、生物碱和维生素A。
2、药理作用:蔓荆子有一定的镇静、止痛、退热作用。蔓荆子黄素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蔓荆叶蒸馏提取物具有增进外周和内脏微循环作用。
【临床应用】
1、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碾为粗末,入酒浸泡3~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一疗程,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中医杂志》2000,12:712)
2、治疗急性鼻窦炎,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随证加减,趁热熏鼻,凉后口服。(《中医杂志》2000,12:713)
3、单用蔓荆子为末,酒调外敷,治疗初中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满意。(《湖南中医杂志》1999,3:48)
【食疗食谱】
1、蔓荆子粥
[材料]蔓荆子15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蔓荆子捣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后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
[养生提示]本粥可辛凉解散,用于目赤头痛者。
2、荆子酒
[材料]蔓荆子200克,醇酒500克。
[做法]将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去渣备用。每次徐饮10-15毫升,每日3次。
[养生提示]荆子酒适合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及偏头痛患者饮用。
3、蔓荆子茶
[材料]蔓荆子5g、绿茶3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养生提示]本方为传统药茶方,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头昏、目赤齿痛患者饮用。
4、蔓荆防感茶
[材料]蔓荆子5g、荆芥3g、白蒺藜3g、柴胡3g、防风3g、绿茶3g。
[做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养生提示]本方为传统药茶方,具有疏散表邪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目肿出泪,涩胀羞明患者饮用。
蔓荆子图片
蔓荆子蔓荆子
蔓荆子蔓荆子
蔓荆子粥
蔓荆子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