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橘红

橘红

【药材名称】橘红
【拼音名称】Ju Hong
【别名】化州桔红、芸皮、芸红。
【科属】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或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
【产地】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1]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效】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中成药】共有 120 种中成药使用橘红: 儿感清口服液 小儿增食丸 儿童清肺丸 金嗓子喉片 坤顺丸 复方春砂颗粒(冲剂) 保济丸(浓缩丸) 肺安片 参茸保胎丸 滋补健身丸等。
【应用】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用量】煎服,3~9克。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切碎。
【贮藏储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果皮含有枸橼、香叶醇、芳香醇、柚皮苷、新橙皮、枸橼苷等。
2、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柚皮甙给小鼠腹腔注射l00mg/kg,可降低甲醛性足踝浮肿,但对5-羟色胺引起的炎症无效;柚皮甙静脉注射50-250mg/kg,可抑制大鼠因静脉注射微血管增渗素(Kallidine)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含柚皮甙有消炎镇痛作用。
(2)其它作用:柚皮甙(2g/kg饮食)与致栓塞(Thrombogenic)饲料喂养大鼠,可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并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快血流等作用。
橘红图片
橘红--橘
橘红--橘
橘红
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