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
【药材名称】绞股蓝【拼音名称】Jiao Gu Lan
【别名】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
【科属】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茎或全草。
【产地】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贵州。现各地多有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中成药】共有 45 种中成药使用绞股蓝: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扶正化瘀胶囊 绞股蓝总甙胶囊 黄丹胶囊 参乌安神口服液 复方灵芝安神口服液 心神安胶囊 黄何口服液 藿蓉补肾颗粒 金龙补肾合剂等。
【应用】
1、脾虚证。本品味甘入脾,能益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体倦乏力,纳食不佳者,可与白术、茯苓等健脾药同用。因其性偏苦寒,兼能生津止渴,对脾胃气阴两伤,口渴、咽干、心烦者,较为适宜,可与太子参、山药、南沙参等益气养阴药同用。
2、肺虚咳嗽证。本品能益肺气,清肺热,又有化痰止咳之效。常用于气阴两虚,肺中燥热,咳嗽痰粘,可与川贝母、百合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药同用。肺气虚而痰湿内盛,咳嗽痰多者,亦可与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略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肿瘤而有热毒之证。
【用法用量】煎服,10~20g;亦可泡服。
【采收加工】每年夏、秋两季可采收3-4次,洗净、晒干。
【贮藏储存】置通风干燥处。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绞股蓝皂甙1~52,其中3、4、8、12分别与人参皂甙(Rb1、Rb3、Rb、Rf2结构相同,另含有黄酮、糖类。
2、药理作用:绞股蓝及绞股蓝皂苷均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高温、抗低温,延长生物体细胞及果蝇、小鼠的寿命,能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心、脑、肝细胞内脂褐素的含量,防止正常细胞癌化,提高荷瘤动物免疫力;能明显增加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功能,且具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并能提高脾脏、睾丸、大脑和血液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并具有镇静、催眠、镇痛、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保肝、抗溃疡等作用。
3、毒副作用:小鼠灌服绞股蓝水提浸膏(GP)10,000mg/kg,72小时内无死亡,腹腔注射GP的半数致死量为2862.5mg/kg。小鼠灌服绞股蓝浸膏(含GPs约20%)的半数致死量为4.5g/kg,不同产地的绞股蓝总甙Ⅰ和总甙Ⅱ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899.50-1051.32mg/kg和1743.25-2049.11mg/kg。另有报道,小鼠腹腔注射GPs的半数致死量为755mg/kg,口服无毒性。大鼠腹腔注射绞股蓝粗提物半数致死量为1850mg/kg,经口服用10g/kg未见毒性。每日喂服8g/kg,连续1个月,一般情况、体重增长、进食量、血、尿常规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临床应用】
1、口服绞股蓝皂苷片,每次服用3片,1日3次。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血症34例。结果: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8例,无效4例。(《陕西中医》1991,1:7)
2、绞股蓝口服液,每次2支,1日3次,15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6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4%(《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2:29)
3、以绞股蓝配伍三七、全蝎等药,治疗慢性头痛100例,有较好疗效。(《河南中医》2000,3:37)。
【茶疗食谱】
1、绞股蓝交藤饮
[材料]绞股蓝10克,夜交藤15克,麦冬12克。
[做法]煎水,或沸水浸泡饮。
[养生提示]本方以绞股蓝益气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用于气虚、心阴不足,心悸失眠,烦热不宁。
2、绞股蓝杜仲茶
[材料]绞股蓝15克,杜仲叶10克。
[做法]沸水浸泡饮。
[养生提示]本方用二者降血压,绞股蓝兼以清热、安神。用于高血压病,眩晕头痛,烦热不安,失眠烦躁。
3、绞股蓝金钱草饮
[材料]绞股蓝15克,金钱草50克,红糖适量。
[做法]煎水代茶饮。
[养生提示]本方以绞股蓝清热解毒,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用于病毒性肝炎,症见湿热发黄,小便黄赤短少。
4、绞股蓝红枣汤
[材料]绞股蓝10克、红枣5枚。
[做法]洗净后加水,文火煮至红枣熟。
[养生提示]绞股蓝与甘润温和、补脾胃、益气血的红枣配合,能发挥很好的抗疲劳、促深睡、提高思维能力及记忆力的作用。
5、绞股蓝猫须草茶
[材料]绞股蓝10克,云乡猫须草10克。
[做法]开水直接冲泡,或者煮开来喝。
[养生提示]绞股蓝养肝活血,云南猫须草养肾利尿,对降高尿酸,去痛风有比较不错的效果。
6、绞股蓝茶
[材料]绞股蓝3克,绿茶3g。
[做法]茶叶一同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频饮,不拘时
[养生提示]补五脏,强身体,却病抗癌。适用于一切虚症,尤其是体弱多病者。
绞股蓝图片

绞股蓝药材

绞股蓝原植物

绞股蓝原植物

绞股蓝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