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猴枣

猴枣

【药材名称】猴枣
【拼音名称】Hou Zao
【别名】猴子枣、羊肠枣、猴丹、申枣、猴枣粉。
【科属】为脊椎动物猴科猴的胆囊及肠道间的结石。
【产地】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苦、咸,寒。入心、肺、肝、胆经。
【功效】豁痰镇惊,清热解毒。
【中成药】共有 5 种中成药使用猴枣: 珠珀猴枣散 精制猴散枣 天黄猴枣散 猴枣牛黄散 精制猴枣散 天黄猴枣散
【应用】
用于痰热壅塞,喘逆声嘶,以及小儿热盛惊厥等症。猴枣能清化痰热而定惊,功用与牛黄、马宝相似,适用于痰热喘咳、惊痫抽搐等症,常与川贝、天竺黄、沉香、麝香等合用。
此外,猴枣又有清热解毒作用,所以还可用于痈疽、瘰历痰核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醋磨涂。
【注意事项】妊娠期禁用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
【炮制工艺】打碎,拣去核,研极细用。
【临床应用】
治小儿惊风,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羚羊角5克,麝香2克,猴枣20克,煅月石5克,伽南香5克,川贝母(去心)10克,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5克,天竹黄(飞)15克。各取净粉,除麝香、伽南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南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封固。每次服0.5~1克,日服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猴枣散)
猴枣图片
猴枣
猴枣
猴枣
猴枣
猴枣来源-猴
猴枣来源-猴
猴枣
猴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