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药材名称】谷芽【拼音名称】Gu Ya
【别名】蘖米、谷蘖、稻蘖、稻芽。
【科属】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颖果,经发芽后,低温干燥而得。
【产地】主产于我国华北地区
【性味】【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中成药】共有 26 种中成药使用谷芽: 利儿康口服液 感冒疏风颗粒 感冒疏风片 感冒疏风丸 建曲 十八味人参补气膏 六合定中丸 小儿肠胃康颗粒 小儿健胃宁口服液 宁嗽丸等。
【应用】
用于消化不良、脘闷腹胀及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等症。谷芽具消食和胃之功,其作用较麦芽、山楂、六曲等较为缓和,故能促进消化而不伤胃气。在脾胃虚弱、纳谷不香的情况下,每与补气健脾之品如党参、白朮、山药等配伍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g;或研末。
【注意事项】胃下垂患者慎用。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炒用。
【炮制工艺】
1、谷芽:取拣净的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置容器中,上盖潮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初生根(俗称芽)长约3-6mm时,取出晒干。
2、炒谷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焦谷芽:将谷芽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淀粉酶、麦芽糖、腺嘌呤、胆碱以及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等18种氨基酸。
2、药理作用:该品所含的β-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链缩合葡萄糖,但该品所含的α-和β-淀粉酶量较少,其消化淀粉的功能不及麦芽。
【茶疗食谱】
1、谷芽麦芽山楂瘦肉汤
[材料]瘦肉、谷芽、麦芽、山楂、姜、盐。
[做法]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谷芽、麦芽和山楂冲水洗净;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养生提示]开胃消滞,助消化去湿热,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儿童饮用。
2、谷芽麦芽煲鸭肾汤
[材料]鸭肾2个,谷芽20克,麦芽40克。
[做法]把谷芽、麦芽、鸭肾洗净,但不可撕去鸭内金(即贴在鸭肾内的一层黄色厚膜),加水煲出味,下盐调味或淡饮均可。
[养生提示]消食化滞。对小孩子饮食积滞、消化不良有一定的功效。
3、谷芽麦芽牛肚汤
[材料]谷芽、麦芽、淮山各50克,陈皮1/4个,八角5克(以上中药店均有售),红枣6个、生姜3片,牛肚一个。
[做法]各药材及去核的红枣洗净,稍浸泡;陈皮浸泡后去瓤,洗净;牛肚(或请售者处理干净)洗净,稍滚5分钟,捞起用刀刮去黑衣(亦有为加强药效不去衣之做法)洗净,切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养生提示]谷芽麦芽煲牛肚汤具健胃益脾、消食化滞之功。
4、谷芽茯苓茶
[材料]谷芽5g、茯苓2g、泽泻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做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健脾胃,化食止泄。
[用途]脾胃虚弱食不化、泄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5、谷芽大枣
[材料]生谷芽30克,大枣50克。
[做法]将生谷芽、大枣洗净,同放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上煮熟即可。
[养生提示]每日1剂,吃枣,喝汤。功善健脾养胃.通经活络,消炎止痒。适宜于脚气。注意:凡是有湿热、暑湿、气滞、黄疽、疟疾及时感者,不宜食用。
6、谷芽花茶
[材料]谷芽5g、花茶3g。
[做法]用250ml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后,冲泡茶饮用。
[功效]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用途]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来源]传统药茶方。
谷芽图片

谷芽麦芽山楂瘦肉汤

谷芽

谷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