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药材名称】葛根【拼音名称】Ge Gen
【别名】葛署、粉葛、野葛、野葛藤、葛条、粉葛滕、甘葛
【科属】本品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
【产地】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中成药】共有 334 种中成药使用葛根: 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葛根素滴眼液 注射用葛根素 复方青蒿安乃近片 葛根素滴眼液 葛根素注射液 参苏丸 抗脑衰胶囊 利脑心胶囊等。
【应用】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散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若治疗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桂枝、白芍等配伍。
2、麻疹不透。本品辛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若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蒡子、荆芥、蝉蜕、前胡等同用。
3、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而又生津止渴作用。治热病伤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证属阴津不足,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物同用;若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者,可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药。
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本品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痢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
此外,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
【用法用量】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注意事项】有文献记载,夏日表虚、胃寒患者慎用,且不可多服。
【采收加工】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
【炮制工艺】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匿,取出,筛去麸皮,凉透。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黄酮类物质如大豆苷、大豆苷元、葛根素等,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根素-7-木糖醇,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苷和淀粉。
2、药理作用: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大豆苷、葛根素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根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对肠管有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肠管痉挛。葛根还有明显解热、降血糖作用。
【临床应用】
1、葛根60g、全瓜蒌30g、广郁金15g、泽兰15g、刘寄奴15g、当归10g、延胡索15g、失笑散18g(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降低血压和血脂都有明显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17)
2、治疗高血压病。以葛根30g,槐米、茺蔚子各15g为主。煎汤5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或泡水代茶饮,1个月为1疗程。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湖北中医杂志》1985,1:27)
3、治疗脚癣。葛根、白矾、千里光等量,烘干研末。每晚取粉剂40g倒入盆中,加温水3000ml,浸泡患足20分钟,7天为1疗程。(《江西中医药》1988,19(5):40)
4、治疗跌打损伤。葛根100g,水煎。先热敷患处,后浸洗患处,各30分钟。同时加服葛根汤。治疗跌打损伤8例,皆获良效。认为葛根具有活血、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新中医》1984,5:50)
5、治疗脑血栓形成。葛根30~50g,红花10~25g,地龙25~40g。水煎,每日或隔日1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云南中医杂志》1982,5:27)
【食疗食谱】
1、桂花葛粉羹
[材料]桂花糖5克,葛根50克。
[做法]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粉,再用沸水冲化葛粉,使之成晶莹透明状,加入桂花糖调拌均匀即成。
[养生提示]此羹甘甜润口,气味芬芳。此羹具有退热生津,解肌发表的功效,适用于发热、口渴、心烦、口舌溃疡等病症。
2、葛根粉粥
[材料]葛粉200克,粟米300克。
[做法]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溅出,与葛粉同拌均匀,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调味品。
[养生提示]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具有营养机体,升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3、葛粉饭
[材料]葛粉200克,粟米饭500克。
[做法]先用滚开水将饭淋湿,加入葛粉拌匀,放入豆鼓汁水适量,在旺火上煮熟。适当拌以调味品即可食。
[养生提示]此饭具有清心醒脾,促进智力的作用。适用于狂症,心神恍惚,言语失常,记忆衰退等病症。
4、竹叶葛风茶
[材料]竹叶5g、葛根3g、防风3g、甘草3g、桂枝3g、花茶5g。
[做法]用500ml水煎煮竹叶、葛根、防风、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即可。也可用300ml开水直接冲饮。
[养生提示]本方为传统药茶方,具有解肌,调和营卫功效,适用于产妇发热、头痛、面赤、口渴者饮用。
5、冰糖梅苏饮
[材料]冰糖750克,乌梅肉30克,葛根3克,紫苏叶15克,薄荷1.5克。
[做法]将乌梅肉等四物加500克水煮30分钟,过滤取汁,再加500克水煎煮一次,合并两次药汁,加冰糖适量。
[养生提示]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适宜于外感暑热、头目眩晕、口渴咽于等症,是较好的夏季保健饮料。
6、藿香葛根茶
[材料]藿香、紫苏、葛根各3钱,桑叶1.5钱,以及红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分3份,每次取1份装入茶包或卤包袋后置于保温杯,加250毫升沸水焖5分钟后即可,于饭后饮用,1天喝1~3份。
[养生提示]藿香缓肠胃不适,紫苏镇咳、止吐止泻,葛根解热、健胃整肠,桑叶凉血、消炎,红糖可以温通经络。适应于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肠鸣、腹痛等病症。
葛根图片

葛根

葛根

葛根

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