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药材名称】佛手【拼音名称】Fo Shou
【别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科属】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中成药】共有 49 种中成药使用佛手: 国公酒 肝郁调经膏 黄金波药酒 感冒安片 闽东建曲 沉香利气丸(沉香四宝丸) 丹佛胃尔康颗粒 和胃平肝丸 舒肝顺气丸 胃得康片等。
【应用】
1、肝郁胸胁胀痛。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
2、气滞脘腹疼痛。本品辛行苦泄,气味芳香,能醒脾理气,和中导滞。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多与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
3、久咳痰多,胸闷作痛。本品芳香醒脾,苦温燥湿而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泄又能疏肝理气。治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者,可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9g。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佛手含挥发油、香豆精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佛手内酯、柠檬内酯、橙皮苷、布枯叶苷(地奥明)等。
2、药理作用: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佛手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佛手多糖对多环节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临床应用】
1、以佛30g,加蜜糖适量泡汤代茶饮,或配半夏、茯苓等煎服,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效果满意。(《金华医药》1979,12:24)
2、以佛手酒浸剂,适量内服治胆绞痛,对胆石症引起胆绞痛经常发作者,可起到长期缓解作用。(《内蒙古医学院论文汇编》1959,1:50)
3、以佛手配败酱草,治小儿传染性肝炎,可使患儿精神好转、食欲增加、黄疸消退,对改善症状有帮助。(《中医杂志》1957,7:361)
【茶疗食谱】
1、佛手粥
[材料]佛手10g,大米50g,冰糖适量。
[做法]将佛手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冰糖一起煮粥即可。
[养生提示]具有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
2、佛手姜糖饮
[材料]鲜佛手10g,生姜6g,白沙糖少许。
[做法]鲜佛手、生姜水煎去渣,加白砂糖温服,每日1次。
[养生提示]本方可以治疗痰湿咳嗽。
3、佛手炖猪肠:
[材料]佛手20g、猪小肠适量。
[做法]佛手、猪小肠共炖,食肉饮汤。。
[养生提示]用治白带过多
4、佛手酒
[材料]佛手30g、低度优质白酒500ml。
[做法]佛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或丁,放瓶中,白酒500mL,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
[养生提示]本方善理气散寒止痛。可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5、佛手柑粥
[材料]佛手柑15g、粳米100g,冰糖50g。
[做法]先将佛手柑洗净,切碎,加清水1200mL,煎取1000mL果汁,放瓦罐中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与冰糖一起放入佛手柑汁中,小火慢炖30分钟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理气止痛。
[用途]治疗胃弱气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胁胀、痰咳、呕吐等病症。
佛手图片

佛手植物

佛手植物

佛手

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