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草
【药材名称】凤眼草【拼音名称】Feng Yan Cao
【别名】椿荚、樗荚、凤眼子、樗树凸凸、樗树子、臭椿子、春铃子。
【科属】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果实。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味】【性味、归经】苦、涩,凉。入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应用】
用于湿热白带,湿热泻痢,以及月经过多,漏下不止等症。椿根皮为清热燥湿的药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故能止带、止泻、止血固经。在临床上用于湿热带下,常与黄柏、白芷、白芍等配合应用;用于湿热痢疾、腹泻等症,常与黄连、黄芩、木香等配用;用于血热所致的月经过多、漏下不止等症,常与龟板、白芍、黄芩等同用。
此外,用本品煎汤外洗,可用治皮肤疮癣。
【用法用量】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
【采收加工】8~9月果热时采收,除去果柄,晒干。
【炮制工艺】
1、净制:除去杂质,切碎片。
2、炮炙:炒制:取净凤眼草之药材,放入锅内,炒至黑色,研粉用。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春铃子生药干燥压粉与等量蜜制成丸剂,每丸重2钱。每次1钱,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520例,经三个疗程的有效率为88.25%,显效率43.26%。单纯型的疗效高于喘息型,虚寒型高于痰热型。此药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平喘较差。副作用多在服药后3、7、10天出现,第二、三疗程出现较少,主要为口干、恶心、大便干燥,除个别停药外,均自行消失。
凤眼草图片

凤眼草药材

凤眼草原植物

凤眼草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