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 > 独活

独活

【药材名称】独活
【拼音名称】Du Huo
【别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科属】为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的干燥根。
【产地】产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四川、湖北及陕西等地。以四川产者品质为优。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微苦。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祛除风湿、止痛、解表。
【中成药】共有 218 种中成药使用独活: 复方独活吲哚美辛胶囊 桂龙益肾通络口服液 壮骨追风酒 国公酒 寄生追风液 追风壮骨膏 天和追风膏 骨增生镇痛膏 东方活血膏 荆防颗粒等。
【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独活辛散苦燥,微温能通,功能祛风胜湿,通痹止痛,凡风寒湿痹,关节疼痛,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痛、腰膝酸痛、两足痿痹、屈伸不利等症为适宜,常与桑寄生、秦艽、牛膝等同用。
2、用于风寒表症,兼有湿邪者。独活能发散风寒湿邪而解表,但辛散之力较缓,用于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常与羌活同用。
3、少阴头痛。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同用,可治疗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
此外,其祛风除湿之功,可用治皮肤瘙痒,内服外用皆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慎服。
【采收加工】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炮制工艺】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洗净,润透后切片,干燥。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毛当归根含当归醇、当归素、佛手柑内酯、欧芹酚甲醚、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当归酸、巴豆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植物甾醇、葡萄糖和少量挥发油。
软毛独活根含白芷素、虎耳草素、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牛防风素、异虎耳草素、异佛手柑内酯等多种呋喃香豆精类。
2、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镇痛和抗炎作用。独活煎剂或流浸膏给大鼠或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产生镇静乃至催眠作用,独活能明显抑制中枢神经,发挥安神与镇静作用。与牡丹皮、酸枣仁等有中枢抑制作用的中药相比,独活的毒性较大。独活可防止士的宁对蛙的惊厥作用,但不能使其免于死亡。独活煎剂腹腔注射,可明显延长小鼠热板法造成的动物疼痛反应时间,表明其有明显镇痛作用。独活寄生汤同样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一定抑制作用,能使炎症减轻,肿胀消退快。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独活对离体蛙心有明显抑制作用,随剂量加大最终可使心脏停止收缩。从独活中分离出γ-氨基丁酸可对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并影响大白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白当归素、异虎耳草素等具有类似凯林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但较凯林为弱。煎剂在蛙腿灌注时,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剂量加大,作用增强。用独活酊剂或煎剂对麻醉犬静脉注射均有明显降压作用,但不持久。酊剂作用大于煎剂。切断双侧迷走神经不影响独活降压效果,但注射阿托品后,降压作用受到部分或全部抑制。动物实验表明:独活醇提取物能抑制ADP体外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聚集抑制率随药物浓度提高而增加;对血栓的形成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既能后延“雪暴”发生时间、特异性血栓形成时间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亦能使血栓湿长缩短,湿重减轻,对小鼠尾出血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
(3)抗菌作用。独活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伞形花内酯对布鲁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花椒毒素等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一般无明显抗菌活性,但它们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一起曝光,则也发生光敏感作用,使细菌死亡。
(4)解痉作用。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等对兔回肠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虎耳草素、虎耳草素、白芷素能显著对抗氯化钡所致的十二指肠段痉挛。东莨菪素对雌激素或氯化钡所致在体或离体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
(5)其他作用。独活能使离体蛙腹直肌发生收缩。软毛独活对人能引起日光性皮炎。独活静注时可兴奋呼吸,使其加深加快,用奴弗卡因封闭血管壁化学感受器不能使其作用减弱。佛手柑内酯及虎耳草素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异虎耳草素与花椒毒素作用较弱。东莨菪素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大鼠乳腺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伞形花内酯则无效。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等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杀灭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失眠:独活30g,朱砂、琥珀各6g,共研末,混匀后装入2号空心胶囊内,每晚睡前2小时服胶囊6粒,连服10日。治疗210例,治愈17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6〕
2、治疗慢性气管炎:独活9g、红糖15g,水煎,分3~4次服。1周为1疗程。治疗422例,显效29例,有效282例。〔武汉新医药1971;(3):24〕
3、治疗肝炎后胁痛: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独活(成人用6g),一般服3~10剂即可止痛。治疗43例,痊愈39例,好转4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10(6):16〕
4、治疗头痛:独活、羌活、防风、麦冬、蔓荆子、菊花各12g,黄芩8g,苍术10g,白芷15g,细辛4g,甘草5g,当归30g,川芎10~30g,水煎服,每日1剂。伴头痛失眠者加柴胡、远志;伴疲倦乏力加党参、黄芪;左侧痛加柴胡、红花;右侧痛加葛根。治疗50例,显效4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10剂。〔陕西中医1991;12(6):270〕
【茶疗食谱】
1、独活粥
[材料]独活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独活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养生提示]祛风胜湿,散寒止痛,适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湿痹,周身疼痛,骨节酸痛等。
2、独活茶
[材料]独活10g、花茶3g。
[做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镇静,镇痛,抗炎,催眠。
[用途]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足挛痛;头痛;牙痛;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3、独风茶
[材料]独活5g、防风3g、苍术3g、细辛0.5g、川芎2g、花茶5g。
[做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寒胜湿、强筋止痛。
[用途]寒湿阻滞腰痛。
[来源]来源于《症因脉治》。
4、独地茶
[材料]独活5g、生地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水煎煮独活、生地至水沸后,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风养血。
[用途]中风面部偏瘫、牙关紧闭、面肌不利、舌不转难言;牙根松动疼痛。
[来源]来源于《千金方》。
5、独芪茶
[材料]独活5g、黄芪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益气祛湿,消肿止痛。
[用途]风湿内阻,四肢关节不利、头面肿痛、尿少。
[来源]来源于《延年方》。
独活图片
独活
独活
独活
独活
独活
独活
独活
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