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药材名称】丁公藤【毒】【拼音名称】Ding Gong Teng
【别名】麻辣子。
【科属】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
【产地】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中成药】共有 10 种中成药使用丁公藤: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海蛇药酒 十四味羌活风湿酒 骨通贴膏 风痛药酒 罗浮山风湿膏药 丁公藤注射液 风湿痹痛药酒 丁公藤风湿药酒 藤络宁胶囊等。
【应用】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本品辛散温通,擅长发散,善祛风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或配伍桂枝、羌活、乳香等。
2、跌打损伤。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3~6克;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注意事项】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包公藤甲、以、丙素,东莨菪苷,微量的咖啡酸及绿原酸等。
2、药理作用: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包公藤甲素、丙素有显著地缩瞳作用;包公藤甲素具有强烈拟副交感神经作用及强心作用;丁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有强烈的发汗作用。
丁公藤图片

丁公藤

丁公藤

丁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