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草
【药材名称】灯心草【拼音名称】Deng Xin Cao
【别名】灯芯草、蔺草、龙须草、野席草、马棕根、野马棕、秧草、水灯心、野席草、龙须草、灯草、水葱、赤须、灯心、碧玉草、铁灯心。
【科属】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或全草。
【产地】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味】【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水,清心除烦。
【中成药】共有 19 种中成药使用灯心草: 舒眠胶囊 百乐眠胶囊 珍珠牛黄散 通窍散 小儿清热片 卧龙散 灯心止血糖浆 痧气散 八正颗粒 八正片等。
【应用】
1、小便短赤。本品味淡性寒,功能清热利水通淋,可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药力较薄弱,适宜病情较轻者,或作清热利水药如木通、滑石药的辅助品。
2、用于心热烦燥,小儿夜啼。本品能清心火,使邪热从小便而泄,用于心热烦燥、小儿夜啼,可单味煎服或与清心安神药同用。
此外,灯心草烧灰吹喉,可治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鲜草单用,15~30g);或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吹喉。
【注意事项】虚寒者慎服。
【采收加工】
灯心草在栽种当年秋季茎尖开始枯黄时采收。把割下的茎秆稍晾干后,在两竹片中间绑上—根大针,把灯心草放在两竹片中间,用针尖刺破灯草,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拉开,灯心即脱出,把灯心扎成小把,晒干即成。灯心草应打捆,外包草席,放置干燥处,不要重压。
【炮制工艺】
1、灯心炭:取灯心草置锅内,上覆一口径略小的锅,贴以白纸,两锅交接处,用盐泥封固,不使泄气,煅至白纸呈焦黄色停火,凉透取出。
2、朱灯心:取剪好的灯心段,用水喷洒,使微湿润,放瓷罐内,加入朱砂细未,反复摇动至朱砂匀布为度。(每灯心10斤,用朱砂10两)。
3、青黛制:灯心段置盆内喷淋清水少许,微润,加青黛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表面挂匀青黛为度,取出晾干。每灯心草10kg,青黛1.5k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茎髓含纤维、脂肪油、蛋白质等。茎含多糖类。用甲醇在灯心草中提得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糖甙、氯化钾等。
2、药理作用:灯芯草有利尿止血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灯芯草灸角孙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0例,治疗2~5天随访检查,3~6岁者43例,显效40例,有效3例;7~12岁36例,显效32例,有效4例;大于16岁10例,有效1例,无效9例。起病至灯灸小于24小时者效果最佳,大于48小时者效果较差。〔《山东中医杂志》1991;10(6):20〕
2、治疗胃肠型感冒:选胸背反应点,常规消毒后,用针柄压上使之凹陷,并将灯心草浸油点燃,迅速点血脉上,随即离开,点处有粟米状伤痕。治疗期间不要洗浴,以防感染。治疗150例,治愈147例,无效3例。〔《中医杂志》1988;29(6):51〕
3、治疗慢性肾炎:鲜灯心全草60g,豆腐300g,水煎后连汤带豆腐同服,每日1剂,3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治疗30例,痊愈16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4例。〔《福州医药》1983;(3):30〕
4、治疗鼻衄:灯心草10g,仙鹤草10g,铁苋菜10g,水煎至60ml后过滤,加入蔗糖50g。每次20ml,日服3次。治疗50例,治愈25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4例。对复发性鼻出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非常满意。〔《湖北医学院学报》1982;(3):58〕
5、治疗口疮:干灯心草放入生铁小平锅内,放火上烧,至药物黄焦或黑末燃着为止,然后取出研末,涂抹患处。治疗62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而愈者58例,2次而愈者4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3):34〕
【茶疗食谱】
1、灯心草苦瓜汤
[材料]苦瓜200克,灯心草5扎,食盐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洗净后切成块状,与灯心草一起放进沙锅内,用适量清水煎煮,加食盐调味便可。
[养生提示]清心降火。适用于夏季风热上攻所引起的目赤肿痛、眼眵增多、口干心烦、小便黄赤等,对皮肤热痱、湿疹也有效。
2、灯心草粥
[材料]粳米30克,灯心草6克,栀子3克,熟石膏粉(食用)10克。
[做法]先煎石膏、山栀子、灯心草,久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成粥。温热服食。
[养生提示]脾调养,治小儿遗尿。清热泻脾。适用于小儿流涎、口舌生疮、烦躁不宁。
3、灯芯草柿饼汤
[材料]灯芯草6克,柿饼2个,白糖适量。
[做法]将灯芯草、柿饼和水300克,煎剩100克加入白糖,汤温服,柿饼可吃。
[养生提示]清热利尿,止血消炎。适宜于血尿等症。
灯心草图片

灯心草原植物

灯心草

灯心草原植物

灯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