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药材名称】赤小豆【拼音名称】Chi Xiao Dou
【别名】亦豆、红豆、红小豆、小红绿豆、虱拇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
【科属】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豆科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主产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性味】【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消肿排脓。
【中成药】共有 17 种中成药使用赤小豆: 琥珀消石颗粒 肾炎解热片 六神曲 胃炎宁颗粒 泉州百草曲 漳州神曲 腮腺宁糊剂 胃炎宁冲剂 追风透骨丸 屠苏液等。
【应用】
1、用于水肿,脚气等证。赤小豆性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故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可单味煎服,或与猪苓、泽泻、茯苓皮等药配伍同用。
2、用于湿热黄疸。赤小豆能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轻症,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等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本品能消肿排脓,故可用于于疮疡肿毒之症,可配赤芍、连翘等煎汁内服,亦可配芙蓉叶、陈小粉,研末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注意事项】尿多之人不宜食用
【采收加工】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赤小豆含α-球朊、β-球朊、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成分。
【茶疗食谱】
1、赤小豆薏米粥
[材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做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
[养生提示]健脾渗湿、清热消暑,适宜于暑湿困脾者饮用。
2、赤小豆冬瓜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连皮750克、生鱼一条(约150~200克)、生姜2~3片。
[做法]冬瓜连皮洗净切为块状;生鱼洗净、去鳞及肠脏;然后与生姜、赤小豆一起放进瓦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八碗水量),先用武火煲至沸滚,改用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少许生油便可。
3、赤小豆鲤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鲤鱼250克,蒜头、陈皮、姜片、盐少许。
[做法]赤小豆、鲤鱼洗净,同放瓷罐内,加水500毫升,武火隔水炖烂。
[养生提示]健脾行水。适用于脾虚湿盛证患者服用。
4、赤小豆内金粥
[材料]赤小豆50克,鸡内金15克、粳米100g。
[做法]先煮赤小豆做粥如常法,将熟时放烧鸡内金未调匀。
[养生提示]清热利湿,消积化瘀。适宜于因湿热下注以致膀胱气化不利而引起的尿频急、尿道疼痛、尿液混浊,小腹作胀等症。
赤小豆图片

赤小豆

赤小豆薏米粥

赤小豆鲤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