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
【药材名称】车前草【拼音名称】Che Qian Cao
【别名】车前草,芣苢、车轮菜、猪肚菜、灰盆草、田灌草、蛤蟆草、饭匙草、猪耳草、牛甜菜、打官司草、车轱辘菜、牛舌头棵、鱼腥草等。
【科属】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平车前的全株。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性味、归经】甘,寒。归肝、脾、大肠、胃经
【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咳祛痰。
【中成药】共有 57 种中成药使用车前草: 车前番泻颗粒 清宁丸(浓缩丸) 十五制清宁丸 止泻灵片 止泻灵糖浆 晕可平颗粒 复方金钱草颗粒 前列舒乐颗粒 盆炎净颗粒 幼泻宁颗粒等。
【应用】
1、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水肿。车前子甘寒清热,质沉下行,性专降泄,具有良好的通利小便、渗湿泄热功效,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着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
2、湿热泄泻。车前子能渗利水湿,分清泌浊而止泻,利小便而实大便,临床上以治湿热泄泻为宜,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
3、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车前子清肝热而明头目,不论虚实,都可配用,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
4、咳嗽痰多。本品又有祛痰止咳之功,以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5、痈肿疮疡。本品性寒,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可与菊花、薄荷、紫花地丁等同用。
【配伍效用】
1、车前草配伍车前子:车前草味甘性寒,利水、清热、渗湿,功擅利无形之湿热,并能凉血止血;车前子味甘性寒,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长于行有形之水液。二者合用,共奏清热渗湿、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短少、排尿困难、癃闭、小便色红、甚或尿血以及石淋等症。
2、车前草配伍旱莲草:车前草清热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旱莲草凉血止血、补肾益阴。二者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利水通淋、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尿急、尿频、尿痛、小便不利以及血淋、石淋、砂淋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虚滑精气不固之泄精禁用。
【炮制工艺】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全草含桃叶珊瑚甙、车前甙、高车前甙、熊果酸、正卅一烷、车前果胶、β-谷甾醇以及β-谷甾醇与豆甾醇的棕榈酸盐等。
2、药理作用:
(1)祛痰、镇咳、平喘作用:车前草煎剂能使猫气管分泌物增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强度不如桔梗。车前草灌服给药后除呼吸道分泌增加外,未见有唾液分泌增多及恶心呕吐现象。有报告认为,车前草祛痰的机制是:车前草中的车前甙有兴奋分泌神经的作用;且除能促进气管及支气管黏液的分泌外,还能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变慢。车前草水煎剂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且与剂量成正相关,在60mg(生药)/kg给小鼠灌胃时可使咳嗽完全抑制;30mg(生药)/kg,对氨水引咳实验显示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车前草水煎剂对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兴奋有对抗作用,可使气管呈松弛状态;对氯化乙酰胆碱所致之离体豚鼠气管兴奋亦有对抗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试管内,车前草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报告指出,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伤寒杆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车前草醇提取物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3)其他作用:同属植物大车前对胃肠道功能有调节作用。车前草叶中分离出来的车前果胶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很好疗效;使大鼠胃排空时间延长。对狗的胃液分泌有兴奋作用,能使离体兔肠收缩幅度减少,张力下降,对氯化钡及组胺引起的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此外,该制剂对甲醛及右旋糖酐引起的炎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车前草注射液(水提酒沉法)给犬静脉注射,有使尿量增多、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加及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升高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车前草30~60g(干品15~30g),水煎2次,首次加水300ml,煎至150ml;第二次加水200ml,煎至100ml,两次药液混合,分2次,每次加白酒5ml同服。病情重者可酌加药量。治疗64例,多在2~4天内治愈,最长者不超过5天。〔《赤脚医生杂志》1976;(2):23〕
2、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车前草煎剂,每日60g,治疗85例,总有效率98.8%,平均5~7天食欲恢复,14天左右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率为96%。〔《新医药通讯》1976;(2):28〕
3、治疗细菌性痢疾:用100%鲜车前草叶煎剂,每日服60~120ml,多可至200ml,每日3次或4小时1次,连续服7~10日。治疗急性菌痢43例,慢性菌痢45例。结果治愈63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84%。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1.3天和1.8天。腹痛、大便脓血、黏液等症状消失大约在10天以内,且大部分大便培养阳性者可转阴,乙状镜检所见病变也可恢复。其止泻、抗菌杀菌、消炎止血作用不亚于磺胺药和黄连。〔《中华内科杂志》1960;8(4):351〕
4、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车前草浸膏片(每片0.5g),每次2片,日服3次(每日量相当于生药30g)。治疗175例,用药1~2周后,临床痊愈11例,显效33例,好转92例,总有效率77.7%。〔《中华医学杂志》1957;(9):739〕
5、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车前草(带种籽)15g,玉米须(柱头)15g,墨旱莲15g,小青草15g,每日1剂,水煎服,5~7天为1疗程。可根据尿化验情况加减药量。治疗50例,痊愈46例,一般在3~5天内小便即可转清利,浮肿逐渐消退,轻者7天痊愈,重者2周痊愈,均随访1~2年未见复发。〔《新医学》1978;(6):288〕
6、治疗遗尿症:车前草、当归各60g,麻黄10g。浓煎至200ml。14岁以下服100ml,15岁以上服200ml,每晚睡前1小时服,7日为1疗程。治疗100例,结果痊愈72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治疗最短4日,最长2疗程,平均1.3疗程。〔《江苏中医》1990;(8):15〕
7、治疗乳糜尿:车前草30g,萹蓄30g,鲜山枣树根150g,每日1剂,水煎至1500ml,分3次服,每次服药时先服啤酒150ml(略加温),略停片刻后,再服上药。治疗21例,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查正常,追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者17例,未见好转或停药后即复发者4例。〔《江苏中医杂志》1983;(5):封底〕
【茶疗食谱】
1、枸杞大枣车前草汤
[材料]车前草200克、姜1块、大枣30克、枸杞20克。
[做法]车前草用清水洗干净,加姜块,和1500ml的水,大火煮到沸腾,然后加入大枣,大火再次煮滚后转文火继续煮20分钟。最后加入枸杞,煮10分钟左右。
[养生提示]急性湿疹、咽喉炎患者食用最为适宜。
2、竹叶车前茶
[材料]竹叶5g、车前草3g、大枣2枚、甘草3g、绿茶3g。
[做法]用竹叶、车前草、大枣的煎液250ml,冲泡甘草、绿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清热利尿。
[用途]小便赤热灼痛。
[来源]来源于《奇效良方》。
3、木车茶
[材料]木瓜5g、车前草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除湿利水。
[用途]风湿在身,关节不舒、小便不利。
[来源]来源于《普济方》。
4、柴车茶
[材料]柴胡5g、车前草3g、决明子3g、甘草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疏肝,利尿退黄。
[用途]乙型肝炎身发黄;小便赤黄、短涩。
[来源]来源于《圣惠方》。
车前草图片

车前草原植物

车前草原植物

枸杞大枣车前草汤

车前草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