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化学药 > 吸入用七氟烷

吸入用七氟烷

吸入用七氟烷使用说明书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吸入用七氟烷
    英文名称:Sevoflurane for Inhalation
    汉语拼音:Xiruyong Qifuwan
  • 【成份】七氟烷
  •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易挥发,不易燃。
  • 【适应症】
    七氟烷适用于成人和儿科患者的院内手术及门诊手术的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 【规格】120ml。
  • 【用法用量】七氟烷应通过经特殊校准过的挥发器来使用,以便能准确地控制七氟烷的浓度。
    七氟烷的MAC随着年龄和氧化亚氮的增加而减少。其不同年龄组的平均MAC如下所示:
    年龄对七氟烷的MAC的影响:
    患者年龄 七氟烷在氧气中MAC 七氟烷在65%N2O(笑气)/35%O2(氧气)中MAC
    (单位:岁) (单位:%) (单位:%)
    <3 3.3~2.6 2.0
    3-<5 2.5 /
    5-12 2.4 /
    25 2.5 1.4
    35 2.2 1.2
    40 2.05 1.1
    50 1.8 0.98
    60 1.6 0.87
    80 1.4 0.70
    儿科患者使用60%N2O/40%O2
    诱导:剂量须个体化,并须依据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状况的要求来调整。吸入七氟烷后可立即给予巴比妥类或其他静脉诱导剂。七氟烷可与纯氧或氧-氧化亚氮同时使用以达到麻醉诱导作用。成人,七氟烷吸入浓度至5%,2分钟内通常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儿童,七氟烷吸入浓度至7%,2分钟内即可达到外科麻醉效果。作为术前没有用药的患者的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浓度为8%。
    维持:七氟烷伴或不伴氧化亚氮维持外科水平麻醉的浓度为0.5%-3%。
    老年患者:同其他吸人性麻醉剂一样,通常较低的七氟烷浓度即可维持外科麻醉。
    苏醒:七氟烷麻醉的苏醒期通常较短。因此,患者会较早要求减轻手术疼痛。
  • 【不良反应】·与所有的吸入麻醉剂一样,七氟烷可导致剂量相关性心肺功能低下。大多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是轻度到中度,而且是暂时的。
    ·恶心和呕吐是术后最常见的,而且和其他吸人性麻醉剂的此类反应的发生率近似。这些反应是手术和全身麻醉的普通的后遗症,可能由吸入麻醉剂、其他术中和术后使用的药物、以及患者对外科手术过程的反应引起。
    ·以下不良反应的数据来自于美国和欧洲3200多名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使用七氟烷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严重程度及频率与其他吸入麻醉剂相似。
    七氟烷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恶心(24%)和呕吐(17%)。儿童容易发生的是激动不安(23%)。
    七氟烷其他经常发生的不良反应(≥10%)为:咳嗽加重和低血压。
    除了恶心和呕吐,其他经常发生的不良反应(≥10%)依据年龄列表是:成人,低血压;老年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儿童,激动不安和咳嗽加重。
    七氟烷不常发生的不良反应(1%~10%)为:兴奋、嗜睡、寒战、心动过缓、头晕、唾液增多,呼吸紊乱、高血压、心动过速、喉痉挛、发热、头痛、体温降低、SGOT增高。
    七氟烷偶然发生的不良反应(<1%)为:心律不齐、LDH增高、SGPT增高、低氧血症、呼吸暂停、白细胞增多、室性期外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哮喘、精神混乱、肌酐增高、尿潴留、糖尿、房颤、完全的AV阻滞、二联律、白细胞减少。
    恶性高热和急性肾衰的报告极少。
    少数报告中提到术后肝炎,但与七氟烷无确定关系。
    使用七氟烷后,特别是儿童有极少数会发生惊厥。
    极少有报告肺水肿的发生。
    与其他麻醉药一样,部分病例报告儿童在使用七氟烷麻醉诱导时会发生自发性痉挛和肌肉抽搐,但与七氟烷无确定关系。
    七氟烷重复使用的经验很有限。但是,首次和重复使用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 【禁忌】七氟烷禁用于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于已知或怀疑有恶性高热遗传史的患者。
  • 【注意事项】·七氟烷只能由接受过麻醉科培训人员使用。维持呼吸道通畅、人工通气、氧气供给和循环再生的设备必须准备好以便随时使用。
    ·七氟烷应通过经特殊校准过的专用挥发器来使用,以便能准确地控制七氟烷的浓度。麻醉加深时会加重血压过低和呼吸功能低下。
    ·麻醉维持过程中,增加七氟烷的浓度可造成血压剂量依赖性降低。麻醉过深可导致血压过分降低,这种情况可通过降低吸入七氟烷的浓度来调整。在离开恢复室之前应仔细评估其全身麻醉的恢复情况。
    ·对于某些敏感患者,吸入麻醉剂可能诱发骨骼肌代谢急性异常增加,氧需求增高而引发恶性高热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方法包括停用诱发剂(如七氟烷)、静脉给予丹曲林钠和常规支持疗法。对于后期可能出现的肾衰应尽可能的监测并维持尿量。
    ·对于有颅压升高危险的患者应慎用七氟烷.并联合应用降低颅压的方法,如过度换气。七氟烷与二氧化碳吸收剂直接接触可产生少量的化合物A(五氟异丙烯甲氟醚PIFE)和痕迹量的化合物B(五氟甲氧基异丙烯甲氟醚PMFE)。化合物A浓度随罐内温度、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加;与氢氧化钡石灰反应比与钠石灰反应增加更明显。
    ·已证实有些卤化麻醉剂和干燥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反应会产生一氧化碳。至今,没有证据证明七氟烷会发生这样的反应。然而,为了减少在再呼吸循环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的危险和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的可能,二氧化碳吸收剂不能是干燥的。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除了一项只有少数患者参加的剖腹产研究外,没有其他在怀孕妇女(包括正常分娩者)中进行的使用七氟烷的研究。
    孕鼠只在中毒浓度下会引起其胎儿体重的减少和骨骼改变的增加。兔实验中未发现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因此,怀孕时只有明确需要才可使用七氟烷。
    尚不明确七氟烷是否会随母乳分泌,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老年用药】同其他吸人性麻醉剂一样,通常较低的七氟烷浓度即可维持老年患者的外科麻醉。
  • 【药物相互作用】七氟烷可明显地加强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肌松作用,因此,使用七氟烷时,应适当调整此类药物的剂量。
    七氟烷与异氟烷相类似,均须在因导致心肌敏感而发生外因性心律失常时加用肾上腺素。
    七氟烷的MAC随着氧化亚氮的增加而减少,见表“年龄对七氟烷的MAC的影响”(见用法用量)。
    和其他药物相似,七氟烷与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合用时可降低其使用浓度。
    CYP2E1诱导剂(异烟肼、酒精)会增加七氟烷的代谢,但巴比妥类不会增加其代谢。
  • 【药物过量】在七氟烷过量后应马上停止使用、保持气管通畅、吸入纯氧以帮助或控制呼吸、并维持心血管功能。
  •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七氟烷是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吸入麻醉药。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本品在Ames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小鼠淋巴瘤诱变试验、人淋巴细胞培养试验、哺乳动物细胞转化试验和32P DNA加合试验中未见致突变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试验中也未引起染色体异常。
    生殖毒性:大鼠和家免试验结果显示,七氟烷在最小无毒剂量0.3MAC(最小肺泡内浓度)时对动物生育力和胚胎均无明显损害。孕鼠只在中毒浓度下会引起其胎儿体重的减少和骨骼改变的增加,兔实验中未发现对胎儿的不利影响。本品在体内被迅速排出,麻醉后24小时在乳汁中的药物已无临床意义。
  • 【药代动力学】七氟烷在血液中的较低溶解度导致其在麻醉诱导时肺泡药物浓度快速上升而停止吸入后又快速下降。
    人体中只有不到5%的七氟烷吸收后会被代谢。七氟烷经肺快速并广泛的清除,减少了其可代谢量。七氟烷经细胞色素P450(CYP)2E1脱氟产生六氟异丙醇(HFIP),同时释放出无机氟化物和二氧化碳(或单碳碎片)。HFIP又快速转变为葡萄糖醛酸并随尿液排泄。
    已知的CYP2E1诱导剂(如异烟肼、酒精)可增加七氟烷的代谢,但巴比妥类不会增加其代谢。
    七氟烷麻醉过程中和麻醉后血浆中无机氟化物水平会发生短暂的增加。通常,无机氟化物浓度会在七氟烷麻醉后2小时内达到峰值而在48小时内回到术前的水平。
  •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 【包装】(1)钠钙玻璃药瓶、扭断式铝防盗瓶盖、1瓶/盒。 (2)药用铝质气雾罐、药用聚丙烯瓶盖、1瓶/盒。(3) 钠钙玻璃药瓶、药用聚丙烯瓶盖,1瓶/盒。
  • 【有效期】24 个月
  •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吸入用七氟烷批准文号及生产厂家

吸入用七氟烷120ml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吸入用七氟烷250ml河北山姆士药业有限公司
吸入用七氟烷250ml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吸入用七氟烷同类别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