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左西替利嗪的整体评分显著高于氯雷他定(92.83分 vs. 72.49分),表明其整体临床价值显著优于氯雷他定。
抗组胺药物是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的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儿童荨麻疹一线治疗药物,左西替利嗪与氯雷他定均属该类别。
市面上比较常用的左西替利嗪包括华邦制药的“迪皿”、九典制药的“畅然”、康芝药业的“康芝泰”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等等。
以下为《药理学前沿》译文摘要分享:
PART1 研究背景
为进一步推动儿科临床合理用药,该研究基于儿童抗过敏药物综合临床评价系统,对左西替利嗪与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依据。
左西替利嗪作为第三代抗组胺药,是西替利嗪的活性对映体。它能够高选择性地与外周H1受体结合,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半衰期长,且不依赖肝脏代谢。除抗组胺作用外,左西替利嗪还具备广泛的抗炎活性,可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基于其良好的药理特性与安全性,该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及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PART2 研究方法
2.1 构建儿童抗过敏药物临床综合评价系统
文献研究方法
依据国家药物和卫生技术综合评估中心发布的《儿童药物临床综合评价技术指南(2022年试用版)》,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PubMed等),关键词涵盖“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儿童抗过敏治疗”、“慢性荨麻疹”等。从中提取如“治疗率”和“药品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并归类至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用性、可及性和创新性六个维度,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专家咨询与德尔菲法
组织来自二、三级医院的17名临床医师和3名药师形成专家小组,按德尔菲法通过多轮匿名问卷调查,采用五点李克特量表评分并收集指标修改建议,逐步完善指标评价体系,最终形成共识性强的评价框架。
层次分析法(AHP)
利用AHP方法构建各项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确定各维度和指标相对重要性,形成科学、权威的儿童抗过敏药物临床综合评价系统(图1)。
2.2 综合评分计算
基于上述系统,通过文献梳理和家长问卷调查收集两种药物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数据,结合药品说明书、官方监测数据及诊疗指南等多来源信息,由专家团队按统一标准对药物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后综合权重与专家评分,计算总体评价得分,并通过雷达图直观呈现两药在各维度的表现。
图1:儿童抗过敏药物临床综合评价系统(指标和权重)
图2:基于6个一级指标得分形成的雷达图
本评价为儿童抗过敏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循证支持,有助于优化临床用药、提升治疗精准性、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与浪费,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