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存放的方法与原则:延长药品的保质期,确保药品安全使用
来源:药源网 更新时间:2024/3/26
药品的储存是药品保质期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药品存放问题并不容忽视。这里将介绍药品存放的几个原则,以及如何正确地储存药品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1. 了解药品的储存要求
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药品贮藏的温度要求,药品可分为4种类型: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和常温(室温)。需要放在冰箱中保存的药品主要是生物制品、栓剂、微生态制剂等,而糖浆、软膏和喷雾剂等不适合低温保存。了解药品的储存要求,可以确保药品在存放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2. 药品应分类存放
药品应分类存放,急救药应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成人与儿童用药应分开放,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药品说明书应妥善保留,小瓶密封的药品应标注药名、规格、有效期等信息,以防止混淆和错误使用。
3. 药品应避免暴露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
药品储存应注意温度和湿度,避免放在通风处和暖气旁。药品的储存有“三怕”:热、潮、光,因此,避免将药品长时间放在车内或暴露在阳光直射下,以防止药品的失效或变质。
4. 正确地储存药品
药品需要存放于干燥、避光和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同时,存放的环境需要避免潮湿,特别是在雨季或南方多雨地区,需要采取防水措施。
5. 定期检查药品
药品的保存条件良好,但是如果不定期检查药品,仍然会有药品过期或质量变化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是否出现浑浊、冻结、沉淀或颜色改变等质量变化。同时,当药品从药品包装中取出时,应注意保持药品的密封性,以防止药效流失或受到污染。
在储存药品时,应遵循以上原则,并正确地存放药品,以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和延长药品的保质期。此外,对于过期药品或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清理和处理,以防止误食或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药品的使用应根据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本站系本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