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合理用药 > 儿童用药

儿童可用 | 金叶败毒颗粒/玉屏风颗粒,入选《湖南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2023年版)》

来源:药源网 更新时间:2023/12/7

  今年「肺炎支原体」频频出现在新闻和热搜。有专家认为,今年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且患者呈低龄化趋势,各大医院儿科门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人数一直居高不下。

  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有多难缠?不少家长在网络平台上“现身说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用药也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

  

  近期,为发挥中医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防治中的特色作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疾控局组织中医药专家制定了《湖南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2023年版)》(以下简称“方案”),并向社会推介。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中医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其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热之邪;内因责之于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肺脾肾常虚,免疫力较差,更容易交叉感染。常见的辨证分型为:风寒闭肺型、风热闭肺型、痰热闭肺型、毒热闭肺型、阴虚肺热型、肺脾气虚型等。

  金叶败毒颗粒,可用于风热闭肺型

  在防治方案中,金叶败毒颗粒被推荐为可用于“风热闭肺”型的参考用药。方案指出,当患儿出现:发热,咳嗽,痰稠色黄,咽红,舌质红,苔薄黄等症状时,可以使用金叶败毒颗粒。金叶败毒颗粒每日生药材服用量达100g,可快速改善症状。研究表明,可在2天内缓解咽痛,20小时体温复常,并具有抗炎和抗感染的作用。

  

  金叶败毒颗粒的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研发的“抗炎6号”注射剂,诞生于1970年,是在《医宗金鉴》古方“五味消毒饮”的基础上研发,取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四味经典的抗感染中药组方而成,至今已有50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历史

  早在1984年“抗炎6号”便演绎了一段中西医结合抗感染的佳话。当时87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身患重病,肺、肝、肾功能衰竭,在西医治疗的一个多月里仍低热不退。后中医治疗小组与多位专家共同制订了“抗炎6号”注射液滴入胃管的治疗方案,在坚持使用一周之后,叶帅成功退热,渡过了危险期。

  

  2003年“非典”期间,金叶败毒颗粒“挺身而出”,当时同济医院将其用于SARS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在每次病毒性感染的防控中,都能看到金叶败毒颗粒的身影。经过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金叶败毒颗粒可有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发热与咽痛症状。

  基于说明书及临床研究结果,不同年龄的患儿有不同用法用量推荐:

  年龄段用量(袋)用法

  1-3岁1/3袋3次/d

  3-6岁1/2袋3次/d

  >6岁1袋2次/d

  玉屏风颗粒,可用于肺脾气虚型

  除了金叶败毒颗粒外,玉屏风颗粒作为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儿科常用药,也被纳入到此次推荐方案中。方案指出,当患儿出现:病程迁延,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等症状时,可使用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

  

  玉屏风颗粒的组方源于已有700年历史的中医扶正祛邪经典方“玉屏风散”。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变异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荨麻疹等呼吸、皮肤和过敏等疾病治疗领域均有较广泛的应用。

  中医认为,玉屏风散是扶正驱邪的经典名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配伍而成,黄芪可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燥湿有助于气血运化,防风则是发汗解表,疏散风邪。对于气虚易感人群,能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目前可检索到推荐玉屏风颗粒的指南共识近百篇,其中《玉屏风颗粒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涉及多个儿童适应症,形成了玉屏风颗粒临床应用的儿童年龄分段、用量、疗程的推荐意见,更是为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实操规范。

  

  10月,玉屏风颗粒入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2023版)》;而近日,玉屏风颗粒又同时入选《湖南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2023年版)》和《陕西省2023年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不论是预防感染还是助力病后恢复、防止病后反复,玉屏风颗粒都是一款值得推荐的家庭常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