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我国也非常普遍,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势必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年人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老年人病多,常常多科看病,要吃的药特别多。很多老年人在用药方面有很大误区。”有的老人认为各科医生开的药都必须吃;还有部分在干休所的老人,尤其是个别离休老干部,认为吃药多是一种待遇,是党和组织对他的关心;还有部分老人是“恨病吃药”,认为吃药多就可以治好病。而各科医生开药时也可能没有注意到其他科室开药的情况,加上老人对药物不了解,结果导致老人吃了一堆药后出现一系列问题。
扑尔敏等7种非处方药也被列入老年人风险药物.
以神经系统用药地西泮(安定)为例,失眠的老人很多,他们长期或时不时吃安定。但是安定在老年人体内停留的时间会变长,吃完安定的老人,早上起来会发生“宿醉现象”,即服药次日早晨可出现头晕、困倦、思睡、疲乏和定向障碍,头感觉昏昏沉沉的,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跟喝完酒似的。很多老年人的跌倒和骨折就是因为吃安定这一类的长效安眠药造成的,安定不适合老年人,应找到失眠的原因对症治疗或者换为短效的催眠药物。
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达19.9%,有临床资料表明,服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8%,服用6-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将增至40%。
老百姓不是专业人员,如果是处方药,一定要咨询医生和药师;如果是买非处方药,也要咨询药店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