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合理用药 > 老年用药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来源:药源网 更新时间:2017/2/14

糖尿病很常见,尤其是2型糖尿病,威胁着不少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确诊糖尿病之后要及时治疗,坚持用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1、不当联药

口服降糖药分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似,原则上不宜联用。倘若两种同类药物联用,可能会引起彼此间竞争性抑制而导致“两败俱伤”,结果是增加了不良反应而不是降糖效果。诸如“消渴丸+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均属此类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2、忽视非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临床实践证实,药物治疗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不把好饮食这一关,降糖药物再好,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有些患者认为,用药之后多吃点也无妨,并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抵消多进食。这样做不但不利于血糖控制,反而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3、过量服药、擅自停药

人体的内环境对血糖骤变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控制血糖不能急于求成,应当稳步下降。许多患者为了把血糖尽快降下来,往往擅自大剂量服药,这样不仅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

4、不复查

糖尿病患者服药后,一定要经常检查血糖,以了解服药效果,并以此作为调整药量或更换药物的重要依据。临床发现,许多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的疗效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即磺酰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一旦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