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健康中心 > 养生保健

秋季老年人运动养生要注意这几点!

来源:药源网 更新时间:2017/10/11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昼夜温差比较大,很多身强力壮的青年人一不小心都会感冒,更别说老年人。因此到了秋季,老年人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在这样的季节,中老年人养成锻炼的习惯,让身体受到良性刺激,会适应进入冬季后气候变化,能增强体质,增进机体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加脑皮层的灵活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锻炼后,胃液分泌增多,肠胃蠕动加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反之,若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原则,在锻炼中伤了自己,恐怕事倍功半。因此,秋季老年人运动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秋季老年人运动养生要注意这几点!

起床悠着点

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有些低了,锻炼时如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些适应的时间。尤其是老人,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椎间盘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可能会发生扭伤腰背部的现象。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老人,起床更要小心,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关节,稍休息一会儿再下床。

锻炼多穿件衣服

出去锻炼时,应该多穿一件宽松、舒适的外套,等准备活动做完,或锻炼一会儿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外衣,免得室内外温差大,身体不适应,而着凉感冒。锻炼后如果出汗多,在往回走的路上,也要先穿上外套,等回到室内,再脱去汗湿的衣服,擦干身体,换上干燥的衣服。

秋天重热身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在没有准备活动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也会下降,锻炼之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影响日常的生活,锻炼反而成了一种伤害。所以,无论多大年纪,在锻炼之前准备活动都要做,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发热比较好。做完准备活动后,无论进行舒缓或强度大的活动,身体都能适应。

运动必补水

从潮湿闷热的夏季进入秋天,气候一下子干燥起来,温度也降低不少,人体内容易积一些燥热,而且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水的反应,所以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等,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果运动量较大,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或喝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防止肌肉出现痉挛。如长跑锻炼,还要饮用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运动时补水,不能在运动前后一下子喝很多。运动之前喝多了,造成肠胃负担加重,一动起来胃里咣咣响,也影响锻炼。运动之后猛喝一通,会使部分电解质流出体外,对身体不好。运动时饮水,最好能分次少量饮用,比如锻炼20分钟,喝150--200毫升。